工作大半年,每天和不同的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能听到来自远方的不同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聆听的力量。
在聆听中我会不断地去感受对方经历中的酸甜苦辣,去思考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今天的这个TA,是什么促使TA在不断地前行或者止步不前。
当聆听到一个点时我就能够找到他会处于这种状态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就能够帮TA一起探讨TA接下来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怎么才能够走向他自己想要到达的远方。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同样这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因为我们各自都成长了,所以这就是我爱这份事业的原因,这份事业是与成长、快乐挂钩的事业,这是一份必须要用心(诚心、爱心、耐心)才能够做好的事业。
开场白足够长,那么是时候讲今天的问题了。这是最近我跟学生交流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你觉得你的父母对你的期望高吗?
通常我得到的回答是:高,还好,不高。
而据我了解其实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是比较高的,那些说自己父母对自己期望不高的大多都是没有真正了解过父母需求的人。
当然不外乎一种情况是:你的父母会降低对你的期望值,那就是你家富得流油,有足够的钱能够供养你,甚至你这一辈子都不愁吃喝玩乐。
那些说父母对自己没有期望或者期望很低的同学我只能够说你不够心细,没有看到父母对你的种种付出是为了什么。
我记得之前班上有个同学,称他为小A吧。小A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小富二代,衣服品牌,手机名牌,电脑大牌,人长得不错,出手阔绰,在外从来不让女同学或者兄弟出钱,博得好多女生喜欢。
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无忧无虑,整天上完课之后的生活就是玩游戏,玩得无聊了就和同学去外面吃喝玩乐,四年来,从来没有踏进过图书馆看书自习。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他的父母早已给他安顿好了一切。
如今已到毕业之际,班上的同学纷纷都找到了心仪的工作,他是班上少数几个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之一。
而我是班上最早一个出来工作的人,大三下学期开始实现经济独立,班上的同学也大都知道我是在做咨询工作的。我和他在大学没有说上过几句话,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跟我发来微信说:小欢你在吗?
“嗯嗯。”
“我可以找你聊聊天么?现在心情好糟啊。 ”
“那当然可以的。”
......
他跟我讲了很多,从和他的聊天中我才了解到这几年对他的误解:小A其实来自农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家里条件在他们村还挺好的,父母在村里开了一个小杂货店,衣食无忧。父母也一直对他娇生惯养,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只要是他提出来的要买的东西,父母从来就不会缺斤少两,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在大学就不应该过得比别人差,父母常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快乐就好。
娇生惯养的后果往往就是孩子看不到父母的辛勤付出,把父母的爱当成是理所当然。
所以小A就真的把父母的话听到心里去了,认为父母对自己是没有什么期望的,只要我在大学过得开心就好快乐就行。
而当他跟父母打电话说自己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时,工资很低不想给别人做廉价劳动力时,他爸爸语重心长地说:
儿子,大学四年你需要的我们都满足你了,为的就是你能够不在物质条件上输给人家,不跟人家去攀比,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学习,能够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而今好不容易盼到你毕业,你却跟老爸说你找不到像样的工作?那么你四年干嘛去了?我们是不能够养你一辈子的啊...你读个大学如果连自己都难以养活的话,那老爸的面子该往哪里搁呢?
那一刻他才幡然醒悟,原来父母给自己创造的优质条件是不想增加自己的思想包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他们虽然嘴上说只要你开心就好,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能开心地去学习,快乐地去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就就好。
听完他的故事,我沉默了许久......
因为我发现生活当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真觉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不高,因为父母从来没有说过半点让他觉得有压力的话,做过半点让他有压力的事。说自己的父母只要我开心就好,不在乎我会不会有高薪的工作,所以他们悠然自在地生活着。
而结果往往就是父母以他们的方式在诠释着他们对你的期望,而你却没有看懂,误以为他们对你是没有很大期望的。
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是父母真的对你没有太大期望,那么他们为什么送你来上大学?难道只是为了花钱让你好好的还在大学玩几年吗?我听到过一句话:生活从来不易,当你觉得容易的时候,肯定有人在替你承担属于你的那份不易,而那背后的人往往是你的至亲。
当他们听到邻居或者朋友在一脸骄傲地谈论小孩在学校拿到奖学金时,他们心里难免就想到了你,想到只要你在学校好好学习就可以,不要求你拿奖学金。所以从来没有说出你也要争气给我拿奖学金...而你确定你在学校里面是真真正正地学习吗?
当他们看到别人家的小孩能够在大学就赚到钱减轻父母负担时,他们在想我的孩子那么懂事,不用我去提醒,以后赚的钱肯定会更多的。而当时的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要为未来负责?
当他们看到你毕业结婚还没有婚房时,掏出自己几十年的老本,给你买房子,他们相信你以后肯定会赡养他们的。
当他们看到别人家的小孩能够带着父母去各个地方度假,悠闲度日时,他们在想我的孩子以后肯定也能够带着我们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的。而你想过父母有这个需求吗?
当他们生病时,看到同一病房的病友是他的儿子或者女儿在照顾他,而他们只能够是老伴相互照顾时,想着我得让我的孩子努力赚钱,不耽误他的前程。而你身在何方?
一次一次的内心期望都没有达成的时候,有那么一刻他们就在想,我的孩子真的是很少很少为我做过一些事情,我大半辈子的心思都花在了TA的身上,却从未真正从TA这里得到什么...你听到过那一声唉声叹气么?
父母的爱虽是无私的,但如果你只知道从他们这里一味的索取,而从未想过付出的话,那父母最后肯定是心有不甘的。这些不甘就体现在,当他们年老无依靠时,你却抽不出时间来陪他们,当他们生病住院需要大量医药费时,你却迟迟掏不出那些钱......这些时刻看起来是不是很遥远?
是的,是真的很遥远。不过这个遥远的时刻在你有生之年总会来到的,到那个时候你就会懂得父母一直都是对自己有很大期望的,父母内心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不信?那么不妨试试吧,现在拿起你的电话给你妈打个电话吧,就说:妈,我希望自己大学毕业有出息之后能够给你们买你们一直都舍不得给自己买的衣服和鞋子,还有一直舍不得买的补品,让你们不再为我操心,让你们能够安享晚年,对啦,我还想带着你和老爸周游世界呢......
而你得到的回答可能是:傻孩子,不要想这么多,爸妈只要你开心就好,爸妈不奢求那些东西的。
而你妈的心里到底会怎么想,你自己去想吧....
蔡康永说: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难道一定要事到临头,才幡然悔悟吗?我想再次重提:父母对你有期望,只是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