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来家里玩,吃完饭后我们一起做家务,她一边洗碗一边给我讲她最近的流水账,总结下来就是:月入八千,大部分都被房子占用了,生活费少的可怜。
想想曾经我们五年前刚上班的时候,拿着八百块钱的实习工资,转正了拿二千块钱的月薪。对于刚刚开始独立生活的我们而言,吃穿住行都要自己为自己买单,日子过得很拮据。我清楚地记得,领了第三个月的工资后就该给租住的房子交暖气费了,1500多的暖气费,而我要用剩下的四百多块来应付到下一个月。那个时候逛商场都没有底气,最多只能认真逛逛商场下面的超市。
这样的日子也是一种人生教育课,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分配自己的钱财。工作半年后,收入有了质的变化,生活水平也有了一个提升。后来两次跳槽,从民营企业转行到事业单位,再通过招考成为公务员,这其中几经波折,很多观点和理念也发生了变化。收入稳定在中等水平,有了一点儿积蓄,购房买车这样的人生大项支出也已经完成。可是工作之初拮据之时形成的消费理念似乎并没有改变,进了商场,虽然有底气左试右试,可是如果没有打折,似乎总觉得买贵了;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总是最终放弃购买。
生活,于月入万元的闺蜜来说,依然苟且。不舍得吃穿,全部的积蓄以及今后的收入,都要交给她买的房子。想想“财务自由”这个词,就觉得离我们好遥远。不中百万彩票大奖,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财务自由?努力的方向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