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进阶》7
1.4 认知行为疗法的病因观点
认知行为疗法对心理问题病因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五个要点:
1.4.1 自动思维是情绪/行为症状的直接原因
从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来看,所谓心理问题实际上体现为个体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或生理问题,这些问题长期持续进而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
认知行为疗法的横向概念化(情境→自动思维→情绪/行为)解释了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在这个模型中,情境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外部因素,而自动思维则是引发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内部原因。
【考试焦虑】:需要处理他的自动思维——“我会考不过他们”和“时间不够用”
注意到别人答题(情境)→他们做得好,很顺利,我会考不过他们的(自动思维)→手抖(生理反应)、焦虑(情绪反应)。
遇到复杂的计算(情境)→时间不够用(自动思维)→手足无措(行为反应),呼吸紧促,心跳加快(生理反应)、紧张(情绪反应)
【夫妻冷战】:需要处理她的自动思维——“丈夫屡教不改”“他不理我”和“丈夫漠视我的存在”
从概念化中,我们知道当丈夫把钱交回来时来访者感到了愤怒的情绪,其原因是她认为丈夫屡教不改;下午她给丈夫发道歉短信却没有收到其回信而感到愤怒,其原因是她认为丈夫不理她;第二天她絮叨丈夫而丈夫转身就走,来访者感到生气,其原因是她觉得自己被漠视。
咨询师要应对患者的情绪和行为或生理方面的问题,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应对自动思维上面。一旦患者的自动思维得到修正,其情绪问题就能得到缓解,行为问题也能被解决。
个体一旦改变其认知,他的情绪就能有所缓解,行为也能改变。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自动思维是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所在。
1.4.2 自动思维是受核心信念和情境双重决定的
自动思维其实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个方面是情境因素:另一个方面是核心信念。
在不同情境中自动思维是不同的。
核心信念不同也决定了人在相同情境下自动思维的不同。
当你做了一件好事有人过来夸你时,你可能会想:“我做得真不错,大家还是喜欢做好事的人。”你也可能会想:“这话就是虚情假意,不是出自真心。”你甚至很有可能想:“不知道他心里面藏了什么坏心眼,他是不是想利用我为他做事呢?”
这些想法都不同,就是源自不同的核心信念(或补偿策略),第一种反应的人的核心信念可能是“我是可爱的”,或者核心信念是“我是不可爱的”,但“做好人好事可以让大家喜欢我”(补偿策略);第二种反应的人的核心信念很可能就是“我是不可爱的”;第三种反应的人的核心信念很可能是“他人是坏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我们就需要探究其核心信念,只有修正了核心信念,表层情绪和行为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现代的认知行为疗法咨询包括了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三个阶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自动思维阶段。
【破案没获奖励】
其实都是由其核心信念——“我是不值得被爱的”而决定的。假设这位来访者的核心信念是相反的——“我是值得被爱的”,当领导走过来,他可能会产生“领导见了我会客气或热情的”,同事和他告别的时候,他可能会想“他们是来告别的”等。
【医疗纠纷】
医生的自动思维,也是由其核心信念“我是不讨人喜欢的”决定的。
假设这位来访者的核心信念是“我是被人喜欢的”,当她想到手术纠纷事件时,她会认为那是偶然事件,做手术时也不会担心自己会因考虑不周而被他人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