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儿童节,女儿要上台表演 。早上起来,给女儿穿上漂亮的裙子,梳个高发髻,画点淡妆。看着她像花儿一样美丽,我拿起手机拍照,能参与她的成长,记录每一个重要的日子,付出再多都值得。
看着女儿的甜甜的笑容,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小村庄里度过的,村庄里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爸爸妈妈们都在城里打工。老人们总是忙着地里的庄稼,孩子们都是大的照顾小的。我从小就会做饭,做完饭先喂给弟弟吃,等他吃完我自己匆匆扒拉几口,然后牵着弟弟去给地里的爷爷奶奶送饭。上午洗衣服,做作业,下午一边放牛一边割猪草,太阳落山才回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没错。
那个时候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是这样,并不觉得累,毕竟与身体辛劳比起来,更多的是对爸妈的想念。每当有同村的阿姨从城市回来,我总能收到爸妈托他们带回的新裙子。看到新裙子,仿佛看到爸妈。这也是我经常家家户户串门的原因。
我也经常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爷爷说过年的时候就会回来,会买好多新衣服给我们。我就问爷爷奶奶,什么时候才能过年。他们说,等下雪了,就过年了。于是我总是期盼着下雪,爷爷每天都看天气预报,我也搬个凳子听,可是电视里的阿姨总是说明天多云、明天有雨、明天阴天,就是不说明5天下雪。为此我还跟爷爷生气:他肯定是骗我的,世界上根本没有雪。最怕听到的是明天有雨,一到下雨,大人们来接孩子,看到有的孩子是爸爸妈妈来接,我特别羡慕,而我的爷爷奶奶,只有在收完稻谷才会匆匆赶来。很多次我和弟弟都是最后离校的。
终于盼到了过年,爸爸妈妈到家时已是深夜,我却没有丝毫睡意,我也不知道我等的是爸爸妈妈,还是新衣服,我只知道爸妈回来后,我总是坐在妈妈腿上,抱着妈妈撒娇,甚至提出很多无理的要求:让妈妈喂我吃饭,那个时候我大概七八岁了,平时从不会让爷奶喂的。弟弟也总是爱和我“抢爸爸妈妈”:妈妈亲了我一下,也必须亲他一口,;爸爸跟我玩一次举高高,也必须和弟弟玩一次。然而没过几天,爸妈就要走了,每年都是初八走,一直到成年,我都不喜欢年初八这天。记得有一年,妈妈已经买了外出的车票,正巧我的耳朵痛(中耳炎),为此妈妈退掉车票,在家多住了两天,那两天是我最开心的两天了,耳朵也不痛了。
那个年代通讯不普及,家里没有装电话,只有村里小卖部才有座机,每次看到听到小卖部电话声响起,我总是飞奔过去,踮起脚,歪过头,凑近耳朵,想听到那句“我是陈xx的妈妈”。记得有一年,妈妈过完年离家,我实在是太想念她了,在小卖部门口坐了一整天,多么希望能有她的电话,听听她的声音。天黑的时候终于等到她的电话,我忍不住想哭,又怕别人笑话,憋着嘴巴,忍着眼泪,最后鼓出一个大大的鼻涕泡,糊了自己一脸…
10岁那年,爸妈接我和弟弟去了武汉,也就是他们打工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城市的繁华,四处都是水泥地,房间地上里还贴了瓷砖,原来地上也是可以睡觉的,铺上棉被就行;路边还有路灯,通宵达旦,原来城里是没有黑夜的。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两个月!两个月,这可抵得过好几个过年呢!
之后每年夏天,我和弟弟都会去武汉,我们的期待也不仅仅是过年。
长大后的我,最害怕分离,最受不得思念一个人的滋味,患得患失。我感觉我就是那个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人。结婚后有了女儿,公婆提议把女儿留在老家他们照顾,我坚决反对。 留守儿童思念爸妈的滋味太难受了,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向我一样被留守。
文末想说,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请不要忘记家乡的留守儿童,请给与他们爱与温暖。
祝大家儿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