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说“不能让孩子养成让人抱的习惯,所以啊一定不能孩子一闹就抱,这样就会让他们缠着你不放”,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下。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的是,婴儿时期的孩子啼哭其实是一种自我需求的表达,而不单纯的是孩子撒娇。
婴儿时期的孩子,不会讲话,也听不懂大人讲话,那么怎么表达他的需求呢?只能通过一种方式,那就是啼哭。
这时候孩子想诉说的可能是“好饿”、“好困”、“好疼”、“好孤单”、“我对周围环境不放心”……等等,我们应该在接收到孩子发来的信号时,就要立即检查孩子是否安全,是否有生理或心理需要,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不予理睬,放任哭喊,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立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孩子啼哭时如果没有人理睬,孩子便会产生强烈的愤怒感。
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爱的反面是什么?很多人第一反应会说是“恨”,其实不对,而是“漠不关心”。
恨,说明还有爱,还在乎,还关心,而漠不关心,确实绝对没有爱的。
一项调查表明,在被虐待儿童的案例中,被无视存在的孩子,其愤怒的程度不亚于遭受暴力的孩子。
如果孩子的愤怒情绪一直积压下去,长此以往,有时会在孩子长大以后不良行为或暴力的形式迸发出来,大家还记得北大才子弑母案吗,还记得前段时间因为和母亲一言不和就跳桥的少年吗,想想就不寒而栗。
这些问题比如“自闭症”、“少年犯罪”、“自杀”、“人格障碍”、“暴躁易怒”、“家庭暴力”等等,都和童年时期的成长方式极度相关。
如果总是对孩子的啼哭置之不理,孩子会从某个时候开始不再哭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成了“不缠人”的懂事的好孩子,而是心理问题的开始。此时孩子把渴望得到宠爱的心情从自己心里排除出去,把愤怒和悲痛等情绪深深埋进无意识当中。
与其用我们的愤怒去压制孩子的愤怒,还不如抱一抱更有效。抚摸一下孩子的头部,亲一亲孩子,冲孩子笑一笑,都能很好的给予孩子安心感。
被抱在怀里,对孩子来说事件非常舒服的事,还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受重视,从而能提高孩子的自我评价。
国外也非常提倡婴儿时期的亲肤育儿法,所以,婴儿时期的孩子,应该尽可能多的抱抱孩子,绝对不会因为抱得太多而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