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一个角色。在人类并不漫长的一生中,常常会扮演各种角色。但只有一种角色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属于某个家庭,我们是家庭的成员,我们是家庭的组成部分。
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清楚家庭到底是什么。家庭是那么熟悉的词汇,但是细想起来又是那么陌生。家庭有时会给你带来幸福,有时又会让你痛苦,有些人的家庭幸福美满,而有些人的家庭糟糕透顶。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缺乏对家庭概念的基本认识,我们往往依靠本能、道德、情感来经营家庭。正因如此,在遇到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时,往往不知该如何处理。“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人们对家庭概念不清造成后果的真实写照。
百度词条这样解释家庭:
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家庭是幸福生活的一种存在。
家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社会单元;广义的则泛指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上的各种家庭利益集团即家族。
从社会设置来说,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设置之一,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制度和群体形式。
从功能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供养老人,是满足经济合作的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从关系来说,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
狭义的家庭,就是家庭的最小单位,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家,一般由夫妻和子女组成。而广义的家庭,可以理解为由小家庭组成的的大家庭,往往我们将这个大家庭称为家族。
由家庭成员组成的家庭,是由什么样的“粘合剂”聚集在一起形成家庭的?是利益!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基础上的利益集团!
为什么说家庭是个利益集团?如果是利益集团,该如何让其利益最大化?我们经常会犯什么错误?实际上只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大部分家庭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家庭问题的根源恰恰就是因为我们不懂这些基本概念,侵害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利益导致的。
一、为何家庭是一个利益集团
1、家庭是类似公司的组织
家庭从某种角度来看,很像公司的组织结构,家庭成员是公司的员工。公司将个人联合起来,利用整体的优势做单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换取1+1大于2的收益。这种情况下,员工可以得到更高的收益,公司经营的越好,员工的收益也越大。公司和员工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而家庭也一样,只不过在凝聚力上,家庭更有优势。
好的家庭就像业绩良好的公司,家庭成员们合理分工、互相配合,从而得到更高的收益。坏的家庭则像濒临破产的公司,一定在某方面出了差错。对于家庭而言,破产的后果要比公司破产严重的多。
实际上,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用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的方式生存,我们人类社会也建立在其基础上,这是刻在基因中的模式。
2、定义家庭成员的角色
通常,我们这样定义一个人的家庭角色:儿子/女儿——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当然,还会担任一些其他角色,不过那不算是主要角色,比如:表兄弟/表姐妹……)
但是,在描述家庭整体情况时,如果还用这种方式定义每个人的角色并不合理,因为你可能即是孩子的父亲,也是你父亲的儿子,同时还是祖辈的孙子。
人的一生会经历各个不同的阶段:婴幼儿期、学习成长期、事业上升期、事业稳定期、事业下降(退休)期、老年期。
实际上,我们在家庭中的职责和任务,是随着人生阶段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家庭成员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任务和需求。 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在家庭中的职责和任务不断变换,直至死亡。
如此这般看待人在家庭中所处的角色,更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在家中的位置。
3、家庭成员的优势互补
如图,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优势和劣势。总体而言,婴幼儿期的人只有在他人帮助下才能生存,学习期的人在别人提供资源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成长,老年期的人也同样需要得到他人的照顾,而事业期的人则有能力为他们提供这些需要。
人类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组成家庭,通过家庭这种合作方式,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从而使得全体家庭成员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的综合实力越强,个体成员的收益越大。
二、如何使家庭的利益最大化?
1、增强经济实力
家庭经济实力是家庭成长和进步的基础,是人们评价自身或者他人最重要的依据。经济实力不是家庭幸福与否的全部,但确实是最重要的一项。
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就可以为教育、养老、娱乐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保障,尤其是在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方面最为关键。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正确的价值观很重要。
2、加强教育投入
从长期来看家庭的发展,教育的投入是及其重要选项。人在少年时如能得到好的教育,其未来成功的可能性越高,成功的事业能为家庭带来良好的经济收入。
对于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是一项长期、大额且见效慢的投入。不愿在教育上进行投资,往往是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
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但不等于学历教育。
3、转变落后思维
思维观念落后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如今,稳定的“体制内”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高学历也不再是好工作的绝对保障。
思维观念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很多家庭不顾社会的变化,虽然总是很努力,却没有成效,问题就处在墨守成规上。
错的事儿做的越好,损失越大,对的事儿,即使进步很小,完成时也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好处。
三、经常会犯什么错误?
1、谈利益伤感情
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家人要相亲相爱,对亲人就应该奉献和付出,不该计较利益得失。相信即使在现在,很多人还在接受这样荒谬的教育。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误以为利益就是金钱,认为感情比金钱重要,所以感情比利益重要。其实这就是我们最大的误区,只要能能带来好处的,都是利益,不管它的表现形式是金钱还是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亲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利益的一部分。金钱不比感情低级,甚至讲价钱比讲人情来的更合理一些。
2、找借口逃避责任
我们总会下意识的寻找借口逃避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做的事儿。对于工作而言,遇到不喜欢的工作,我们可以辞职再换一个工作。但是在家庭中,每个人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是天生的,不可选择的。
自由,就是最常见的借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三十多岁还无法断奶的“大孩子”、只顾玩乐不顾子女的父母、只顾玩乐不顾父母的子女等等,他们总是标榜自己要过自由的生活,从而躲避自己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
3、错误的角色定位
有些人在应该承担家庭责任时,表现的像个孩子。而有些孩子则早早的开始承担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就是典型的角色定位错误。
穷人家的孩子过早承担家庭责任,而有些成年的子女却拒绝赡养年迈的父母,最夸张的是考上大学的学生竟然没有自理能力,他们甚至连婴儿期都没有度过。
生活中角色定位错误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中有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有些则是可以避免的,其背后的原因只是人们并不清楚家庭的概念罢了。
4、比较不等于攀比
人都喜欢比较,尤其在同学、同事、亲戚朋友之间。比较不同于攀比,家庭生活最忌不切实际的攀比。每个人的家庭情况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优劣势。攀比的人眼中只能看到自己的劣势,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面子”,做损害家庭的集体利益的事,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比别人过得好,而是将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我们应该忘掉所谓的“面子”,将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成长和家庭的建设上来。
思考:
伦理惨剧:
久病床前无孝子,貌似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无非就是子女不孝,道德沦丧。实际上,有时你会发现,除去确实极个别道德沦丧的人以外,大部分案例的主人公都是通常意义上的好人,这是为什么?
抛开道德的对错,也许我能用利益论解释这种现象。
人类对子女的爱和父母的爱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基因默认了在两者发生冲突时一定选择子女而不是父母,这是人的生物本能。卧病在床的老人,如果严重影响到了家庭的整体发展,往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农村老人的自杀率的提高,背后的原因也是这个。
我能想到避免悲剧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让生活沦落到需要考验人性的程度。在家庭状况好的时候,多学习进步,多赚些钱,不断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学会购买保险,对冲风险。
有时候人生的悲剧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
道德绑架:
不知大家身边有没有那么一个亲人,不仅不求上进、好吃懒做,还总是问你要这要那。面对这样的亲人,你既讨厌,又无奈。这种人,总是会对你提出各种要求,如果你不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会在别人面前说你的坏话,如果你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不仅不会感激道谢,还觉得理所应当,有时还会贪得无厌的提高要求。
用道德论说,我们难道不该为这些亲戚无私奉献么?为什么我们会讨厌他们?
归根结的还是因为利益,这种人用道德绑架你,认为我们就“应该”无私奉献。这种人不断损坏我们的利益,却从来不为我们带来任何好处(有时哪怕是几句真诚的感谢也能为我们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感,这就是好处),所以我们讨厌他们。
你想想,那些关系很好的亲人会给你这样的感觉么?
婚姻谜团:
人们在面对配偶的出轨、施暴等情况下,都会选择离婚,周遭的人往往也趋于认同离婚的合理性,因为该行为确实有违道德。奇怪的是,很多人离婚并没有合乎道德的解释,往往都用感情不和敷衍了事。
配偶出轨、施暴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受害者的利益,不论是精神、肉体还是物质,受害者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受害人当然应该及时止损。
因感情不和而离婚的情况,用道德论来解释很难,但用利益论来解释就轻松容易许多。也许是觉得对方配不上自己,也许是对方的房子不够大,也许是对方不够漂亮(帅),也许是对方不能生育……等等,根本原因都是利益受到了侵害或者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而做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