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易经》讼卦第六(上)

先来看卦象

讼卦乾上坎下,乾刚坎险,上刚以制其下,下险以伺其上。上司是命令型的,下属也不是安分的主,冲突就在所难免了。再者,内险外健,心里藏着小九九,外表强硬,这些都是冲突的诱因。所以讼卦是冲突之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有孚,窒惕,中吉,终凶。这四个词描述了冲突的特点。

孚者信也。“有孚”是说争辩双方要有干货,各自要有明确的观点,有理有据,否则就是一种情绪游戏了。

讼,争辩。窒,堵塞。惕,畏惧。冲突的原因是有地方堵塞不通,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有理。争辩的目的是为了通起来。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对待冲突要有畏惧的心理,冲突是必要的,但是处理不好,副作用也很大。

中吉,是说冲突发展到中途能够化解是最好的。终凶,是说双方如果一直杠下去,最终必然两败俱伤。

所有的冲突,只有双赢和双输两种结果,一输一赢本质上还是双输,因为即便是赢的一方也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或是丧失了共同把蛋糕做大的机会。

讼卦六爻,初、三、四、五的爻辞都有一个“吉”字,九二的爻辞里有“无眚”两字,也不差。唯独上九不吉,就因为上九坚持把争讼进行到底。

利见大人。大人是指九五爻,九五爻地位高,自身又很中正,阳刚有决断,是一个公正的裁决者形象。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找一个双方信得过的权威来化解一下,也是很好的,符合冲突双方及整体的利益。

不利涉大川。组织内部的冲突不解决,最好不要发起大行动,易经里常用“涉大川”(过大河)来代表大行动。从卦象上看,上卦乾代表刚和实,下卦坎代表险和陷,以刚乘险,以实履陷,也是不利涉大川之象。

化解了冲突,统一了思想才能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上刚下险,险而健,这是解释卦象。

刚来而得中也。这又是一个语法点。看图,遁卦的二三爻交换一下位置就成了讼卦,在周易系统里这叫做“卦变”。

从卦变的视角来看,讼卦的九二是从三位下来的,叫做“刚来”。至于为什么讼卦是遁卦变来的,而不是其他卦变来的,说起来就复杂了,我们有机会专题探讨。

九二从三位来到二位,二位是下卦之中,所以是“刚来而得中”。九二阳刚,从阳位来到阴位,相当于在争辩中内在立场鲜明,外在采取柔和的姿态,又能秉持中道,所以“中吉”。

纵观整个彖辞,“上刚下险,险而健”,说的是卦象。“有孚窒惕中吉”,说的是九二。“终凶”,说的是上九。“利见大人”,说的是九五。“不利涉大川”,说的是讼卦卦时。

讼不可成也。入于渊也。这两句反映了中国人不喜欢打官司的民族性格。我们把与人争讼比作掉进了大坑,即便你能爬出来,也免不了伤痕累累。

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无讼”并非是拒绝冲突,而是提倡运用系统本身的力量来化解冲突,尽量减少外力干预。比如中医治病,用药只到七分,剩下的三分要靠机体自身的力量来恢复。过分依靠外力来解决争端会伤害系统内在的复原力。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倾西北,日月星辰从东往西走;地不满东南,大江大河从西往东流。所以说“天与水违行”。也可以理解为水往下走,天(云气)往上走,总之拧巴了,于是冲突就产生了。

作事谋始,就是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的意思。日常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冲突都是一时冲动、情绪绑架,实在是无谓的浪费。而且冲突这种事情,很容易落入正反馈循环。讼卦是教导我们,在面对冲突时更理性一些,做冲突的主人而非冲突的奴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讼卦 自古至今,争讼都不是一件好事。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别打官司。这也是讼卦的卦义。 为什么要避免争讼?如果执意...
    5d18ee6b5b1c阅读 4,500评论 0 0
  • 第一卦:乾,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
    东北张三封阅读 4,174评论 0 0
  • 古城边,秦淮畔,轻歌慢弦 酒方醒,雕樑断,满目狼烟 倾耳听,烽火烈,战鼓声残 抬眼看,血似海,积骨成山 可是那兽心...
    liying098阅读 2,118评论 5 4
  • 了解view的滑动必须要先了解以下几个概念:view的位置参数:(1)、left、top、right、bottom...
    jiting45阅读 3,0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