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我成功,她不妒忌,我萎靡,她不轻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时间如流水,不知不觉地洗刷掉日常记忆,留下来的叫刻骨铭心,念念不忘。岁月流金,是因为生命中有那些人、那些事,沉淀下不败的颜色和分量。
小说没有电视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依然延续亦舒独立的女性视角,定位于友情与成长,以简练的文笔深刻地传达了女性独立的爱情观与价值观。
经历了从无忧无虑到成长蜕变的南孙与锁锁,在人生无常的路上磕磕绊绊相互支撑,把彼此都刻进了生命里,同时也因为这份友情的存在,才让不管好与坏的人生岁月都金光闪闪。
有时友情也许比爱情更动人长久。
小郎君能劈开门户,足见鬼神凶恶,却也允许人悔过自新。
数不完的狐妖鬼怪,道不完的人间百态。
书中或讲民俗民习,或讲奇异变幻,有对漆黑如墨的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亦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
其中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蒲松龄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诡异奇幻的世界,借描绘狐妖鬼怪,反映人间百态。
小时候因看电视剧《聊斋》而怕鬼,长大后见的人多了,才明白:有时候,人比鬼可怕得多......
将今天一天作为‘生活的单位’,天天精神抖擞,日复一日,拼命工作,走这种踏实步伐的人,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稻盛和夫,世界著名实业家,哲学家。
27岁创办京都陶瓷,52岁创办第二电信,两家公司都进入世界500强企业。78岁再度出山,仅用一年时间,将面临破产的日航做到“全日空”利润的三倍,并同时创下了三个第一:利润世界第一、准点率世界第一、服务水平世界第一。
他在书中以务实简练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磨炼灵魂,提升心志”的工作意义。
其中蕴含的都是稻盛先生长达半个世纪的经营实践中的心得和精彩人生沉淀后的大智慧。书中有工作中的箴言,更多的是哲学理念与人生态度。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在自傲与自卑间无所逃遁最终化身为猛虎的李征;不停追问生命的意义的沙僧悟净......,最终都通过行动点燃了自己,破解了生命的谜题,我们从这些角色身上仿佛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中岛敦在书中融合了浓郁的中国古典气质与诡诞的日本怪谈风,塑造了一个个充满戏剧性的角色。
书中将知识分子的孤独虚无感的主题发挥到了极致,借用中国古典文学及历史的外壳创造了一个如梦如幻、亦庄亦谐的世界。
有人说,读懂了《山月记》,便读懂了自己内心的焦虑。书中有专治文艺青年纠结症的解药,那便是:唯有行动方可抵抗内心的虚妄。
芸喜曰:‘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陈芸十八岁嫁于沈复,婚后二人举案齐眉、相爱甚笃。他们月下对饮、携手泛舟,闺房嬉闹、七夕寄情......,生活在芸娘的打理下过得活色生香。
芸娘不但擅长女红,且极具诗书才华。即使在并不富裕的生活里,他们的生活始终充满着清暖温柔的味道。
他们夫妻耳鬓厮磨二十三载,这段美好的婚姻以芸娘的病故而结束。期间芸娘被公婆误会,被讨债上门,被疾病缠身。他们抛下儿女,外出躲债养病,过着寄人篱下的拮据生活。最后,芸娘郁郁而终。
美好与苦痛并存,也许才是生活的真实面目。
世人皆都传颂沈复芸娘在布衣菜饭中的诗意,却大多不知他们在诗意之外的困苦窘境与颠沛流离。
书中语言情真意切,因为真实,所以动人。如沈复所言:“记其实情实事”,故而成为经典。
当你陷入人生低谷,所有的东西都开始变坏,别慌,等最糟糕的事情过去,生命里便只剩下了好事,它们能抵消坏事对人的影响,在角落里拯救你。
那不勒斯的中产阶级乔瓦尼,深陷中年危机里。婚姻十年,有美丽不安且日渐唠叨的妻子,有两个年幼需要处处被照顾的孩子,有一份充满压抑与斗争的工作,还有一个年近七十依然放荡不羁的父亲......,这一切让他极度想要逃离现在。
感情中,与妻子分居,跟一个博士女孩儿保持着情人关系;生活里,与经常带不同女人回家的父亲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工作上,辞掉了之前的工作另换了一份报社的工作......
清理过往,重建生活的乔瓦尼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反而更加孤寂焦虑,直到妻子携孩子归来,一家四口又圆满地生活到一起,他才意识到:看似最易舍弃的感情,也许才是人生的全部。正是因为家庭与婚姻里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琐碎,才是生活里最真实的平凡与幸福。
如果生活的真相是个无底洞,威尔吉利奥带我们探触的就是这个无底洞的最深处。一种广阔的视野总会淡化悲剧,所以在乔瓦尼与命运拔河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不勒斯热气腾腾的早餐......
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
书中收录了冯骥才先生的一百多篇佳作,有情怀、人物、绘画、域外、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在他的笔下,有灵动美丽的珍珠鸟,有憨厚朴实的挑山工,有各具韵味的四季流转,有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有他为保留与拯救风俗民俗的奔走,亦有对城市文化渐渐消失的无语无奈......
书中写尽了冯骥才先生作为一名作家的深刻的思想与浓烈的情感,以及他作为一名文化学者的对城市历史、古村落文化的责任与热爱,读来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捧读他的情诗,就像与一场伤感的温柔相遇,我们被柔软的爱深深砸伤,却一往无悔。
仓央嘉措,雪域最大的王,世间最纯美的情郎。作为转世灵童,他的前世便已注定了今生的不寻常,一生充满了神秘与传奇色彩。
作为六世达赖,万丈荣耀时,十五岁在布达拉宫接受万民朝拜,成为众生拥戴的活佛;孤寂愤懑时,作为被掌控的政治傀儡,独守偌大宫殿日日修行佛法念诵经文;至情至性时,每晚偷偷与心爱的姑娘温存于拉萨街头的小酒馆,写下一首首动人的情诗;落魄潦倒时,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被清兵押解长途跋涉赶往京城;迷幻传奇时,赶往京城途经青海湖时神秘失踪,从此杳无踪迹;被后世的扑朔迷离的追记时,他放弃活佛身份,斩断尘世情缘,处处传扬佛法,最终圆寂于阿拉善.....
作为最大的王,上天没有赋予仓央嘉措心怀雄韬伟略的胸襟,却给了她与生俱来的风花雪月的深情与柔情。
仓央嘉措将作为一名男子的深情留于红尘世间,同样将佛法进行了广泛传扬。小情大爱,他都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了那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