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活法

1.

有个朋友,将近40岁了。职业是程序员。他从毕业后一直干这个工作也有十几年了。不久前,看他的朋友圈晒教室和书桌,一问才知道,他又去学人工智能了。

他是我见过的最努力上进的人。他说他们这个行业经常会有人自杀。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拼。他说为了挣钱,还有兴趣的成分。

我想起几年前,另一个朋友说,看到那些程序员一把年纪了,还在辛苦学这学那,觉得很可笑。他说,他不想那样辛苦,40岁了该做到领导层了,不可能还背个双肩包,翻着厚厚的书。

看吧,人和人的区别就是这么大。你认为正确的事情,你努力的坚持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值一提。

2.

越长大越知道时间的可贵。闲下来,我会想我愿意用我所拥有的东西去交换吗?也知道在心里有一个问题要问自己,究竟你想要什么,最想要什么?

是财富、健康、家庭、自由、还是体验或者别的什么?

有句名言是:你打算怎样度过你珍贵的、仅此一次的一生。

3.

那两位朋友各有自己的选择。我都能理解。每个人擅长的技能领域不同,做擅长的总会轻松一些。

而人的烦恼在于这山望着那山高。羡慕别人的高收入,却不愿付出同等的价值。

4.

艺术家杨丽萍老师说:有的人的生命是传宗接代,有的是享乐,有的是体验,有的是旁观。我是旁观者,我活着就是看一条河怎么流,天上的云怎么飘,花朵怎么开放。

普通人或许活不成艺术家这种观察者的样子,但至少活成体验者。体验世界的多姿多彩,体验人间冷暖,世事百态。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那就扩展人生的宽度。

5.

再说回那两位朋友。第一位不断学习的朋友,或许他为了赚钱而奋斗。但有一点,他这样紧跟时代发展,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也是人生的体验?只是他选择的是用自己智慧和体力的付出来换取这些。

而第二位同样是体验,只是选择不同。他或许不擅长技能,但人际关系、管理水平不错。所以他的体验是另一种。

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可以选择那些让我快乐的、我愿意为之付出的工作,而不是我不得不做的工作。

这是不是也叫殊途同归?我们赤条条的来体验一轮人生,然后孤独的离去,不带走一土一尘。

我没接触过佛教,但其中叫人四大皆空的心法,是不是就是化有形为无形,化欲念为空灵?

6.

人生本没有标准,也没有坐标和时间表。那些社会化的整齐划一只是用来规范管理的手段。

大隐隐于市。守规则而不拘泥于规则是我能想要的最大的自由。愿自由的灵魂常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