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金是美国著名主持人,他主持的《拉里金现场秀》播出45年,创下无数记录,拉里金采访过的名人数不胜数,45年来,共计有4万多人接受拉里金的采访,在美国有这样的说法,人们可能不相信总统说的话,但不会不相信拉里金的话。
今天带来的书就是拉里金自己回顾多年采访生涯而写就的《拉里金沟通现场》,拉里金作为资深媒体人谈到了自己多年从业生涯的一些心得,其中一些我也有同样感受:
1热爱你从事的事业:
拉里金在开启他的黄金电视生涯前,曾担任了一段电台DJ的工作,他播放新闻,体育,娱乐节目等等,那时拉里金才不多20多岁,而且在成为电台DJ之前,他们没有从事过任何媒体类的工作,也不是新闻类的科班出身,但他狂热的喜爱播音,喜爱媒体工作,他借住在迈阿密叔叔家时,每天都跑到当地电台和电台老板诉说自己对播音的爱,最后老板告诉他如果现在电台有人离职,就会给拉里金一份工作,不久后,拉里金就等到了这一天,虽然他在第一次播音时就因为忘词被老板大骂,但后来,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播音和访谈一线,一直到退休前,他都深深的热爱他一生所从事的事业。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几乎不可能出现像拉里金这样的以如此“高龄”还在一线工作的媒体人,这个资历一定是老板,是投资人,是大师,等等,但就不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当我们在不断的争论35岁现象时,我们发现在日本有50岁还称自己刚入门的寿司匠人,在欧洲有延续几百年的家族作坊,在美国有60岁还在一线和来宾你来我往的主持人,我想,中国快速的发展让人忘记了中国曾经两千年维持同一种社会制度,古人曾那样缓慢的生活过。
拉里金的成功很大一部分要归因于他长期从事同样的工作,这样他既能在镜头前曝光,更能让他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艺,最终成熟到被很多政商人士认可接受他的采访。
2沟通的第一要义是倾听:
拉里金在书中对自己的采访风格定义为“亲切的朋友交谈”,而不是像有的主持人那样富有攻击性,那么咄咄逼人。在盈利性媒体的访谈中,主持人询问访谈对象敏感话题会拉高收视率,如果嘉宾不高兴,则更增添了戏剧效果,这是很多访谈走的路线,特别是国内这些媒体。但在拉里金多年的访谈生涯中,他更倾向于“把每次交谈视作一次机会,一个探索彼此的机会”,他从不咄咄逼人,也不会让对方难堪,可在他的访谈过程中却常有很多超出嘉宾采访提纲的爆料,这些都要归功于拉里金对访谈对象的倾听。
拉里很强调倾听,他认为这是谈话的首要前提,我也十分认同,因为倾听本身就意味着你愿意走进对方的世界,你乐于隐藏自我,而凸显对方,这是一种最大的尊重,而这种尊重在商业社会已经消失殆尽。我们可以想想,我们上一次认真倾听对方讲话是在什么时候,对象又是谁,我们会对每一个我们与之交谈的人都把嘴闭上,把耳朵打开吗?我们不断的学习如何说,如何说服,如何让对方不断被说服,我们又想过倾听的意义吗,与此同时,我们却在不断抱怨没有人理解我们,体谅我们。
拉里金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明倾听的意义,拉里金有一个身为百万富翁的朋友,可惜这个人是聋哑人,只能和人通过白纸本来交流,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个人作为保险销售员白手起家,最终成就百万身家,靠的恰恰是他无法表达,多么讽刺啊,在人们印象中,顶级销售员都必须是能说会道的,可拉里金的这个朋友用事实告诉所有人,靠倾听能更好的销售,因为所有人面对他的时候都在不断表达,他在不断倾听,他能做的也只有倾听,他没办法写出那么多足以说服别人的文字,他在白板上只能寥寥几笔,可就是在面对这个聋哑人时,很多人才找到被尊重的感觉。
这个故事有些极端,但拉里用这个故事告诉所有人不要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有问题,我们需要改进的恰恰是倾听能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拉里金的沟通现场》,我们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