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源自电影《三块广告牌》的输出
看到《三块广告牌》这个片名时,我对这部电影并没有好感。可在这部电影还未正式在中国上映(大陆上映时间为2018年3月2号)之前,这个奇怪的名字屡次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口碑太好了,豆瓣评分达到了八点几。我不得不带着好奇心先睹为快。
看完觉得千头万绪的庞杂。
能把这样的电影拍得让我从头到尾看完,我已非常佩服导演。
看惯了英雄主义的人物塑造,看惯了黑白分明的价值表达,看惯了态度和立场,看惯了各种剧情的冲突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理想主义的结局——理想主义的皆大欢喜亦或是理想主义的悲壮。审美逐渐被驯化。如果客观地审视自己在观影时的心理,不难发现,我们往往甘愿并期待被剧情引导着体验那些生活中不可体验之事,习惯于并乐意做一名被牵着鼻子走的观众。这些电影带给我们的价值止于一段新奇的体验。它源于生活却并不高于生活。
电影像河流,生活是沼泽。
可是在《三块广告牌》这部电影中,矛盾和冲突是显而易见的,答案却要自己去寻找。这毫无疑问把我们被驯化的审美观豁开了一道口子,透进来另一种光芒。
这是一种唤醒,在电影中唤醒了生活。我们我有幸看到了一条趋于进化成沼泽的河流。这条“河流”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部影片呈现的的庞杂细节构成的图景不正是我们难以启齿的生活吗?
导演兼编剧的马丁·麦克唐纳想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果真是这样的吗?这个世界的真相是:有些正义不仅迟到了,而且终将会缺席。强奸并杀害Mildred女儿Angela的凶手趋于一个未知,酒吧男犯过强奸杀人的恶行却逍遥法外甚至以此作为和朋友的谈资。
2.许多人以病态的执着寻求着心理的平衡,他们不放过任何发泄愤怒的机会往往只是为了逃避那个不可原谅的自己,自欺欺人的手段只是想实现与自己的和解。但张牙舞爪的人往往都是脆弱的,遭受了命运的重击深陷绝望的人更是如此。Mildred不敢面对在女儿之死这件事中自己存在的过错转而执着地把对自己的愤怒转嫁给Willoughby警长,Mildred的绝望有多深她的愤怒就有多失控。片尾Dixon和Mildred驾车去惩处一个并不存在的凶手,这种行为的本质只不过是为了发泄他们内心无处安放的失衡。
3.这部影片对人物的刻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突出了人物的两面性。没有人是绝对完美的。没有人身上不背负着过错,也没有人不头顶着光环。人是兼具善与恶的多面体。Dixon暴力,恐同,恋母,种族歧视,典型的政治不正确者,可他却也有光辉的一面,在烈火中誓死保卫Angela的案卷。Mildred是一个绝望又心理失控的母亲,通过树立三块大型广告牌施压于身患绝症却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Willoughby警长,还一把焚烧了警局。然而这样一个疯狂的人,在面对一头迷人的小鹿时,也会像个善良的孩子一样生怕它受到了惊吓。
4.Willoughby自杀前安排帮Wildred续交的广告费以及Welby那杯充满善意的橙汁,让人想起了雨果的那句名言,“宽容是最高贵的复仇”。宽容不仅是原谅别人,同时也是放过自己。
5.偏见往往产生于刻板印象。电影开篇呈现的似乎是一个为女儿寻找凶手的母亲同一群混蛋警察作斗争的故事。我们有这样的心里预期源于一种偏见,而这种偏见正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弱势群体对抗的权力就一定是无所作为的官僚?脏话连篇的人就一定是混蛋?非正义一定能够得到审判?或许生活中最缺的东西就是“理客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