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眼前,看到能量是流动的🌹

【中原焦点团队】李娟丽高六/分享682天/2021.11.06周六总1238场(累计258场/本周7.8.9场)

一、咨询

1、通过学习,有一个很大的发现,从现在开始要跟自己站在一起,共同面对疾病,不再归因于是自己不坚强。首先看到基因的影响,这样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自己心里越来越轻松,昨天到今天的大反转。只是生病了,心理和智力跟别人一样。相信能量是流动的。改变随时会发生。把生理方面的责任和环境的影响,交还给它们来分担,减轻自己的负担,各担其责感觉就会好很多。感觉自己总能找到方法,人生是没有绝境的。

2、止不住的倾诉,如数家珍:不主动不承诺的恋爱,让自己不愿面对别人。父亲的严苛,所以从小就很懂事,但自己很累,什么也不想干,可是工作的需要,拼命考证,得到认可,也得到提升,自己也更有能力,虽然年轻就是资本,可是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加班把眼睛熬得900度,腰椎颈椎疼,没有节假日,只有过年的时间才属于自己,还为家里人把一切置办安排妥当。没有朋友,没有……要钱有什么用。一个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爱情困惑,人生按下暂停键,该往哪里走,想要的是什么?邀请确认了三次反反复复的折腾后,终于理出一个主题,找到一个切入点,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思如潮涌,方法一个接一个。走出迷雾重重的困境,原来是自己一直以来只朝前走,从不停歇,也更不让自己回看,不让自己为自己而活,也更不知道人生除了眼前的路还有其它的可能,其它的方向或许有更精彩!

3、本次谈话终于可以把父母的想法和关爱给他俩,只有让他们都忙起来就能把自己从父母的焦虑和压力中摘出来,这一点很重要。自己确定好究竟想干什么,如果定下了目标这一周就行动。有机会就抓住机会,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慢慢地看后面怎么发展。不能总是观望,心里演练一万遍不如行动了才知道结果如何。

二、学习

1、要跟来访者说他能听懂的话,因为我们的假设是来访者不是专业学习心理学的人,而不是用一些专业术语,这有可能会很难进入来访者的脉络。

2、不一定要很快的急于归咎于自己的问题,感觉很内疚就可能看不到不同的方面和视角。没有糟糕的婴儿,但父母也会做自己需要做的事。

3、大脑是个故事大王,研究表明,人类大脑中大约80%的想法有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消极的。关键是,如果你将这些故事当作事实,自然会因之而焦虑、抑郁、愤怒、低自尊、自我怀疑和不安。

三、接纳与承诺疗法

接纳与承诺疗法(简称ACT):是新一代认知行为疗法,中最为代表性的经验性行为治疗方法通过正念、接纳、认知解离、以自我为背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等过程以及灵活多样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增强心理灵活性,投入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核心过程:

接纳

在ACT中,接纳不仅仅只是容忍,而是对此时此刻经验的一种积极而非评判性的容纳。即为痛苦的感受、冲动和情绪让出空间,不去抗拒、控制和逃避它们,将其作为客体去观察。

认知解离

是指将自我从思想,意象和记忆中分离,客观地注视思想活动如同观察车辆,将思想看作是语言和文字本身,而不是它所代表的意义,不受其控制。正念练习可以有效帮助来访者关注思维本身的加工过程。 关注当下

ACT鼓励来访者有意识地注意此时此刻所处的环境及心理活动,不做评价,完全接受。目的是帮助来访者更直接地经验周围的世界,从而提高他们行为的灵活性,与自己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观察的自我

痛苦的思维和感受对来访者的自我产生威胁,这种负面的感受在自我作为概念化对象时尤为显著。观察的自我可以帮助来访者关注自己真实的经验,促进认知解离和接纳。ACT通常采用正念技术、隐喻和经验化过程来帮助来访者达到观察的自我。

价值观

ACT中的价值观指的是用语言建构的,是来访者总体的、向往的和所选择的生活方向。价值观与人们的行为不可分离,有意识地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有目的的行动中。基于价值观的行动是有建设性的,而不是为了逃避痛苦的感受。

承诺行动

ACT不仅是一种接受取向的治疗策略,更是一种改变取向的治疗策略。ACT的目的帮助来访者选择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改变,对自己的行动负责,支持有效的基于价值观的生活。

  ACT的六大核心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正念与接纳过程:ACT试图通过无条件接纳,认知解离,关注当下,观察性自我减少主观控制,减少主观评判,减弱语言统治,减少经验性逃避,更多地生活在当下。与此时此刻相联系,与我们的价值相联系,使行为更具有灵活性。 第二部分是承诺与行为改变过程:ACT通过关注当下,观察性自我,明确价值观,承诺行动来帮助来访者调动和汇聚能量,朝向目标迈进,过一种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生。这一治疗模式之所以被称为“接纳与承诺疗法”,其原因就在于这两大过程在ACT中被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治疗过程:

1、挑战旧思路:由于ACT要挑战来访者日常使用的应对策略,所以治疗师通常在治疗开始就会让来访者反思之前尝试过多少种失败的方法, 并询问来访者是相信自己的思维还是相信实际经验,目的在于用来访者的亲身经历去挑战之前的直接消灭问题的思路。

2、明确“控制是问题”:试图压制思维与情感反而会使被压制的对象得到重复而增加, 为了使来访者明白这个原理,治疗师会指导来访者进行“不要想咖啡”的实验:先简单描述咖啡的各种性质,然后要求来访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想任何前面提到的咖啡的性质。通过类似实验使来访者明白他们试图控制自动化思维、情感与记忆的过程是在进行一场绝不会获胜的游戏。

3、去融合练习:“牛奶牛奶”是认知去融合技术的典型练习:治疗师和来访者在短时间内大声地重复“牛奶”一词,一段时间后来访者会发现“牛奶”一词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变成了一个单纯的词汇。这个练习使得来访者体验认知去融合的含义,理解词语仅仅是词语。

4、学习正念技术:为使来访者更好地掌握正念的技术,治疗师将正念技术形象化:要求来访者想象一队小人列队从左耳走出绕过眼前走进右耳,每个小人举着印有图片和词语的牌子,要求来访者保持旁观,让队列自由行进而不使自己陷入其中。这一过程经常作为家庭作业, 可以使来访者体验观察自己的思维与依思维观察世界的区别。生动的想象使来访者易于把握正念的有目的的、此时此刻的、不带批判性的特点。

5、情境化自我:为使来访者从概念化自我的视角转换到情境化自我的视角,治疗师会用访者的一部分体验成了自己的敌人。而治疗师会提醒来访者,与其认为自己是白子,不如认识到自己只是棋盘,来访者可以有痛苦的记忆和不好的想法,白子和黑子的战斗也还会继续,但来访者可以让战斗继续,而不必生活在战区。通过这一比喻,来访者对自我的理解,从被各种标签概念化的自我,转换成了作为背景的自我。通过这一转化,来访者不再视负性体验为威胁,进而也增强了与此时此地的联结。棋盘比喻:让来访者想象一个无限延伸的棋盘上摆着对阵的白子和黑子,白子是积极体验, 黑子是消极体验。来访者努力支持白子赢过黑子,因为黑子占优就意味着来访者的自我概念受到威胁,于是

6、澄清价值观:以价值观为行动导向是ACT的特色。治疗师会问来访者希望自己的生命彰显了什么,甚至让来访者想象自己的葬礼,希望墓碑或悼词上写些什么,以此澄清来访者在若干主要生活领域的价值观。治疗师会强调价值观是一个不断追求的方向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强调价值观的澄清是个人选择而非受限于评估或判断。

7、行动承诺:最后来访者要承诺做出与价值观相联结的行动,这一部分广泛地采用传统行为疗法的各种技术。此阶段会设定短期与长期的具体目标,使来访者一步一步地实践更加灵活的行为模式,在接纳与改变之间实现平衡,进而创造有价值的生活。22:3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