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程故事


每一棵花草都渴望阳光雨露,每一个孩子都渴望书香沐浴。狄金森曾经说过: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所以,我选择了阅读作为我们班的课外课程。也许它并不新颖,也许它没有创意,但是我知道,儿童阅读是以花的姿态,做根的事业。

虽然已做了快七年的语文老师,但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似乎还是毫无章法。虽然也进行共读、虽然也偶尔指导,进行的最热闹的时候是我读他们边听边看也跟着读,然后一起找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一起学着给童书中的人物语言配音。但这些似乎都没有把一本书的价值使用十之四五。直到有一次,一位家长为全班小朋友买了一套系列丛书,一共四十五本,本本不一样,但每本都是经典。这怎么让大家共读呢?没思考好办法之前,我便让学生每天自己借阅自己想看的那本。有一天,一位学生捧着一本书告诉我书本被之前借阅的同学划赃了,听完她的话我有些生气,有些孩子怎么不知道爱惜书本呢?只是当我打开一看,却又有些苦笑不得,原来这位学生所说的画脏只是有孩子在书上圈画出了一些词语句子,这些词句有些比较生僻,有些十分生动。这时我突然才发现前辈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诚不我欺。一本新书如果读完之后还是一本新书,这书的价值又发挥了多少,恐怕连我之前所说的十之四五都是在说大话了罢。

于是我一直在寻找学生课文阅读的提升。直到遇到它--


能够参加这次“班班有读”,偶然,幸运。看到微信公众号上的招募,尝试着填写资料和愿望。填写完成发给课程组的时候,内心既满满地期待,又有小小的忐忑。三天的等待,时不时刷刷微信,期待着结果。

就那么一天,2017年4月22日,全国“班班有读”儿童阅读第一期入选班级公示——我们班赫然在目。


怀着激动的心情,加入了课程组的qq群,开始了我们班的共读。一开始,因为全国有一百多个班一起进行共读,书本印刷量少,供不应求,我们班许多学生通过各种渠道都没有及时购得书,于是我们便通过电子版书本的封面,先开始了阅读,就有了我们的封面导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导读大大的引起了学生想要阅读文本的兴趣,于是紧赶慢赶,我们的书终于凑齐了,我们的共读终于开始了。

课程组的导师精心策划了阅读内容、阅读启示、阅读计划……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天在学校我们会挤出一节课来进行师生共读、生生共读。先由学生自读,在自读时标上页码,给生字查字典注音,用黄色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绿色划出喜欢的字词,用粉色划出喜欢的句子。然后师生共读,一起交流自己的大花脸,说说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回到家后亲子共读,把在校读的两页内容深化、内化,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问题,发表自己的新体会,并做好记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还根据阅读内容延伸课程,比如说认识文中所提到的几位诗人和音乐家,了解他们的信息和代表作。又比如说课外寻找“路牌”,观察它的内容和颜色,了解路牌的清洗工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天的阅读,孩子们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家长们也把他们的阅读记录下来,发到朋友圈。我想,求知若渴、捧书阅心的模样一定是大家最喜欢的自己的模样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就是我的课程故事,也是我们班的课程故事,它未完待续……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53评论 9 209
  • 扮靓苍穹金步摇, 拱垂向上锦丝条。 兰兰湛湛作陪衬, 胜景谁人叹怅寥。
    刘豫州阅读 303评论 6 8
  • 寒风穿越竹林的声音很小 小村的夜围在山民火炉旁 惬意地听着村头石板桥变成宽敞水泥道的故事 桂山这几年变化真快,这是...
    桂山花石草庐阅读 758评论 4 8
  •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叶公问政治。孔子道:“境内的人使他高兴,境外的人使他来投奔。” ...
    共剪西窗烛阅读 6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