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三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朋友们总搞不懂我的消费观。

他们说我这人特奇怪,人均两三百的日料可以随便请,口香糖却要蹭别人的;相机镜头有一堆,却背个土得要死(真是土黄色)的包;明明是个砍价高手,却从来只帮别人砍自己不买。

你是不是精神分裂啊?

我说精神分裂可能是有点,但这跟消费没关系啊。如果你们记得每件商品买来的价格,再去检查一下这样东西现在的状态,自然就知道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也就不会掉进消费三大误区了。

误区?

嗯。


误区一:打折就是买买买

我的砍价本领大概是遗传,再不济也是耳闻目染,这得从我老爹说起了。

老爹是个节俭的人。他买蔬菜一定会让人送把葱,买鱼一定要老板给个优惠价,不砍个两三块决不罢休。到亲朋好友家做客,他会问这菜多少钱一斤,如果比他买的贵,那老爹就会洋洋得意地吹上两分钟,说自己买菜多么多么划算。


可就算是这么精明的人,却也经常会被打折促销迷惑。

前几天老爹发来微信,中国移动给他们公司搞个手机团购活动,问我买哪一款。

我看看机型清单,华为P10吧,性能挺好,价格也比市场价便宜1000块,才2400。

老爹不答,过一会儿又问几百块的机子哪个好。

我又看了眼,一个都不好。

老爹说2400块太贵,挑个便宜的。

听完我很无奈,买个几百块的也是扔抽屉里,难道还能把现在用的IPhone 6s给淘汰了?还不如换个P10用用呢。

幸好娘亲适时插话,“就买P10,我出钱总好了吧。”

老爹又唠叨了几句,这才去付钱。


我大概知道老爹是怎么算的。3400的手机卖2400,大约是7折;1200的手机卖500,大约是4折。明显4折比7折划算嘛。

问题是,东西再便宜,买来不用,也是亏啊。

翻翻购物记录,凑单的书看了没,跳楼价买的音响开过几次,比免税更便宜的化妆品过期了没……

别说什么也许以后会用,以后会用没毛病,列出时间计划,列不出时间那就是不会用。血泪教训。

我爷爷曾经说,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我给补充下,如果这便宜的东西用不着,那当王八蛋也没什么不好。


误区二:花钱买身份地位

刚工作时,娘亲塞给我一个盒子,里面装了块劳力士。

“你买这东西干嘛?”

“这是好多年前去香港时给你爸买的,他又不戴,那就你戴吧。现在也算是个白领了,总要有点像样的东西。”

我哭笑不得,“白领就要带手表吗?我戴着像是真的吗?”

娘亲想了想说,“你啊,这样也不要那样也不要,以后赚了钱通通给老婆买包买衣服吧。”

“我高兴啊。”

娘亲恨铁不成钢地看了我两眼,默默把表塞回橱里。


我觉得自己挺对的,就一普通工薪阶层,干嘛要靠这种奢侈品来显得自己层次很高呢?

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如何,从他的言谈举止就可以知晓大半。一身奢侈品当然可以加分,但如果没有内在美,反而容易被人看成暴发户。


幸好,随着各类线上线下课程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把注意力放在了自我提升上。

然而,花钱听课真的和花钱买奢侈品有区别吗?在我看来,对大多数人没有任何区别。

对这些人而言,花钱买奢侈品,是为了展现自己收入高、生活质量好;而花钱听课,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个知识分子,是个“终身学习者”,没有蹉跎岁月。

不信的话,下次有人向你推荐得到专栏、混沌研习社、kindle unlimited会员时,大可以问问他们这样几个问题——买的课都听完了吗?掌握了吗?融会贯通了吗?学到了什么知识?……

多半人是答不出来的,他们只能支支吾吾地说,“讲了很多关于XX的事,具体怎么样我也说不上来,反正你去听听就知道了。”

这些花钱买文凭的人,看上去成天忙着学习,也确实花了不少钱,但几句话就知道还是草包一个,不只是钱打了水漂,还浪费了大把时间。


误区三:不计算维护成本

入职前,老板给我们画大饼,“你们呀好好干,两三年后买个小车开开,再过个几年就能贷款买个房了。”

现在,买房的事情没人提了,但还是一直有人教唆我买车。他们总劝我说车又不贵,十几万就能买个不错的了,平时上下班、周末出去玩都方便。

我挺烦这事儿的,看上去十几万是不多,可怎么没人算算维护成本呀?

我们简单算一下,我现在上班10多公里,公共交通费10元/天。自己开车的话,每天3升油,按6元/升计,算18元。小区停车费——买车位就不算了——300元/月,那么摊到每天就是10元。还有各种保险费、保养费,每年也要几千块钱……这哪是十多万就能搞定的?还不如平时公交+打车呢,路上时间也能看看书。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买时确实不贵,后期支出源源不断的例子举不胜举。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网络游戏。前几个月看到报道,小学生为玩《王者荣耀》偷拿家里几万块钱,最后家长上诉法庭。

当时很好奇,区区一个游戏,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体验过后才发现腾讯实在太厉害了。

《王者荣耀》这游戏本身是免费的,每个人都可以玩。但如果想要变得更厉害,必须靠充值才能获得皮肤等特殊道具。更可怕的是,由于其强大的社交属性,“逼迫”人们去充钱。同学买了你好意思不买吗?到时候输了的话还不怪你不肯出钱?就这样,一个看似零成本的游戏,成了金钱黑洞。


所以,买任何东西之前,哪怕是免费送的,都请确认这个问题——这是一次性投入还是持续开销?


那我的消费观是怎样的呢?

1、买质量好的生活必需品(不一定要最好,但至少要用得顺手)

吃喝随便买,娘亲说吃下去的都是自己的,深表赞同

生活用品看情况,比如纸巾我分不出好坏那就买便宜的,牙膏分得出那就买合适的

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挑品控好、性能够的买,避免频繁故障带来损失

……


2、买可以带来大量幸福感的东西

不得不说相机,很烧钱但我就是喜欢

女朋友喜欢的(说得好像明天过节一样)

公益活动

……


3、买可以升值的资产而非负债(以后会详细解释)

理财、货币基金、指数基金、股票、衍生产品、大宗商品……

课程,前提是买了就好好学,不然又变成买文凭了

……


4、其他不买,白送都不要,浪费时间浪费地方


整理下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人常说,“会花钱才会赚钱”。我想把这句话完善一下。

会花钱才会省钱,因为知道哪些钱没必要花。

会花钱才会赚钱,因为知道钱花在哪里才能增值。

会省钱才会赚钱,因为赚钱的重要前提是有足够资本。

还不快努力花钱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朝霞初上群峰外, 晨羲载曜紫气开。 汾水岸边千株柳, 静候春风细剪裁。 佳人淑女笑盈腮, 顽童稚子乐开怀, 男儿胸...
    格桑白菊阅读 241评论 0 0
  • (没有关键情节剧透,请放心观看) 《你的名字。》作为新海诚的新作,继承了一贯的散文诗般的纯爱故事和美轮美奂的精致画...
    晴天苏打阅读 1,100评论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