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说我们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亚当·斯密
第一和第二章主要论述分工的产生原因。根据斯密所说,产生分工的根本缘由是“人类具有交换的倾向”。我认为这种倾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的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正因为一个人无法独力生产满足自己欲望所需的全部物资,因此人们倾向于交换。而在这种倾向中,人们渐渐发觉了分工的好处。据斯密总结,分工好处有三:其一,长期从事某种特定工作能够提高工人的熟练度;其二,如果同时从事多种工作,在工作间切换的时候会有效率下降的成本;其三,专业人士能带来工具的发明,技术的革新。之后,在演化的过程中,不分工的社会由于效率低下,会被分工的社会淘汰,于是分工逐渐成为文明社会的常态——分工从此固定下来。比如一个为别人制造工具的人,渐渐地会发现,与其出去打猎,不如制造工具卖给打猎的人以换取食物,从此就专精于制造工具。
第三章论述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观察到,文明往往诞生于河流沿岸,沿海沿河地区也往往比内陆地区更为发达。他以此论证,由于水运比陆运节省更多的运输成本,使得沿河沿海地区能有更大的消费市场,这使得分工得以更好地发展。试想一下,在偏远的山区,即使一个制针的工人一天能生产两千根针,又有多少人去买呢?因此,唯有当市场需求足够大的时候,使生产效率提升的分工才能带来优势,因此社会才会发展更细化、更有效的分工形式。这里的隐含逻辑是,当人们的需求、即欲望足够旺盛时,效率的提升才显得有必要,而分工是达成效率提高的一种好方法(当然一体化也是一种方法,但在此略去不提)。
第四章斯密从分工的角度论述了货币的起源。他认为,交换产生了分工,更细化的分工要求更有效率的交换。货币的出现,正是为了降低这种交换中的匹配成本。货币的形式,从一开始的商品货币,发展到后来的不易磨损的金属货币。在铸币制度出现前,国家只在货币上加盖印章(不盖住边缘),保证该金属的质量,人们交换时按照金属重量估计其价值;而铸币制度出现后,人们在交易中就只考虑金属的个数了。我认为,从铸币制度出现起,金属本身的价值就已经不再重要,货币的价值可以说就由国家决定了。此时不采用其他货币形式,而是采用金属的唯一原因,就是金属不易仿造和磨损罢了。如果满足这两点性质,即使是其他的东西,也理应可以用来代替金属作为货币——这就是后来纸币出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