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威尼斯水城包含118个人工岛屿,有着150多条水道与400多座桥梁,城内没有车辆,仅以舟船相通。
威尼斯水城的建造方法,先将木桩插入威尼斯水下的泥土之中,然后再铺上一层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这种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极好,是从亚德拉亚海的伊斯特拉运来的。然后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砖,建成一座座建筑。
水底下的木桩一个挨一个,所以有人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这种木头比较特殊,它不会烂,而且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
威尼斯岛内水道相连,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贡多拉,一种两头尖尖翘起来的小船。这种小船不能行驶太远距离,所以只能在岛内的水道之间通行。
著名的叹息桥。叹息桥本名死囚之桥。它两端连接最高法院和死囚牢,死囚从桥上走过之后,就要被宣判死刑送上绞刑架。
某一年徐志摩游览威尼斯的时候,听到这个桥的故事,揣摩死囚走过时的心情,称这座桥为叹息之桥。从此这个名字就流传开来。(不愧是诗人,随处都发散诗意,佛罗伦萨还有一个特别诗意的名字“翡冷翠”,也是徐诗人翻译的。)
都说不要和叹息桥合影,不吉利,只能单拍桥的照片。
威尼斯大街小巷里有很多卖面具的店铺,有些面具制作真是精致,美轮美奂。威尼斯一年一度的狂欢节非常有名,而面具就是狂欢节的主角。戴上面具的人,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一起恣意狂欢。
威尼斯大大小小的岛屿118个,即使只把主要的一些岛屿玩到,也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有的游客就住在岛上,慢慢的玩。只不过岛上的旅店都很贵。(没看到大酒店)
威尼斯最年轻的建筑也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窗户外面还有一层木板窗,据说当时造房子的那个年代,玻璃制造工艺还不成熟,玻璃很容易破碎掉下来,所以在玻璃窗外面再加一层木板来保护;另外一个原因是地中海的阳光太热烈,所以平时关上木板窗,挡住太热烈的阳光。
威尼斯的快递也是用船,图片中黄色的船就是快递DHL船。
威尼斯著名的圣马可广场和大教堂,天上是飞来飞去的海鸥,地上是跑来跑去的鸽子。满广场都是拍照的游人和快乐的孩子。意大利的鸟比国内的鸟都大一号,据说是吃的好,飞得也尽兴的缘故。
今天晚上住的酒店附近有一个大超市,刘导说超市晚上9点关门。
我们晚上7点半出门,溜溜达达去了超市。刚逛了没一会儿功夫,就过来一个店员指着表催我们快点结账。我们看看表,才8点啊,离关门还早着呢,不由感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都太懒了,还有一小时呢就开始准备下班了。
没过几分钟,又过来一个店员催我们,随后,简直是遇到一个店员就催我们一次。最后,连收银员都来催我们,告诉我们再不走就没人结账了。
我们赶紧结了账出门,出门才发现店门口的营业时间8:30-21:00下面还有一个时间8:30-20:00。大概这一段时间是意大利的假期,所以营业结束时间提前了。原来我们还真错怪了人家。
出了超市往回走,遇到吃完饭准备去超市的草帽叔和他儿子,赶紧告诉他们别去了。感觉和他们相比,我们还算是幸运的,毕竟我们还没有白跑一趟。
路上和草帽叔聊天,他很喜欢意大利这样悠闲的生活,感慨过年生活节奏太快太浮躁。我同意他的观点,意大利人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比阿诺,比阿诺(piano piano)”,“慢慢来,慢慢来。”但我也觉得意大利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不如国内方便。国内很多生活设施的先进程度和人性化程度远远超过意大利,生活服务方面也比意大利便捷,比如支付方式、快递、外卖、共享单车等等。
超市里的中餐半成品,小笼包和烧麦的英文名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