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的原理:
一、自我意象心理学
自我意向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自我的观念,自我期望或自我意象,会潜移默化影响人的行为和结果。他对一个人的期望,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结果,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二、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有能力去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的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构建自我效能主要有四个来源: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身心状态。
三、NLP逻辑层次
NLP逻辑层次是由格雷戈里.贝特森和罗伯特.迪尔茨提出的,包括环境、行为、能力、信念、价值观、规则、身份、精神。
人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时需要自我改变突破。NLP逻辑层次给我们一个参考框架,即同层次去改变比较困难,需要上到上一个层次,上上一个层次。比如:要改变你的工作或生活环境,就需要调整你的行为;要改变行为,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一个人愿不愿意去学,取决于内在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价值观又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定位,期望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定位又来自一个人想明白自己的人生意义。如果精神改变,定位改变,价值观优先改变,能力改变,行为改变,最后也可以改变环境,这是一个系统螺旋上升的过程。
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拓展生命的长宽高,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人的生命有三个向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
人的成长,或者说教育的意义,就是拓宽生命的长宽高。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才能够成为一个立体的人。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一方面用心和行动书写自己生命的过程和体验,另一方面用文字记录生命的感悟和价值,这就是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
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
专业阅读是一种吸纳,专业写作是一种梳理表达,专业发展共同体是一种境域能量。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专业阅读,读什么?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改变,从阅读开始。读什么?读根本书籍。那些奠定师道精神,专业思维,学术方法,生命气质根基的经典书籍。如何读?知性阅读,带有咀嚼性质的研读,让老师提升从根本出发思考和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
专业写作。在专业阅读的基础上,有效的对经验进行反思,从碎片中提取有意义的东西,并加以理解洞察和融会贯通,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强调理解与反思,反对表现主义,强调与实践相关联,强调客观呈现,不追求修辞。主张师生共写随笔,注重案例研究。
专业发展共同体。孔子说:“读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借助专业发展共同体,对话交流,头脑风暴,榜样引领,共同进步,事半功倍。
这就是教师发展的三专模式,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人生是一场修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生是一场修行,春夏秋冬,各种风景,人来人往,喜怒哀乐。老师也是现实中的人,如何应对冲突矛盾和上下起伏?
运用积极心理学,借鉴佛学的智慧,利用正念法则。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有四种境界: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第二,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第三,要把别人当成别人,这是“智慧”;第四,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遇见更好的自己,从优秀到卓越,我到我们,让更多的人,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一章从理论到方法,详细解释了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以大西洋来的飓风郭明晓为例,为我们揭示了遇见更好自己的途径。对一个教师来说,拓宽生命的长宽高,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在自己的教室里,心和行动,书写生命的过程和体验,文字记录生命的感悟和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让教师这份职业更有价值,感受幸福的意义。
借助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开启三转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达到教育的自由。忘记自我,达到无我的境界;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要有慈悲心怀;不钻牛角尖儿,不执念,学会放下,这是智慧;做好自己,过好每天的生活,达到自由自在。一个人如果能达到这四种境界,也算是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幸福的真谛。需要我们不断修行,活到老学到老,修行到老,修身更修心。所以人生是一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