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人分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个类型,我估计是个孙悟空类型的人。
一、小时候:
记得我两岁多在幼儿园时想回家,就趁着老师出去拿中饭,悄悄溜出了幼儿园并且摸索着走回了家。还清晰地记得在回家的马路上,正好是下班时间,路上很多自行车,我个小不点还从路的这边走到另一边,因为第一次逃学还不熟悉道路,嘻嘻。听到路上的大人说谁家的孩子,那么小自己在马路上走,多危险啊!确实挺危险的,记得有几次我差点被车撞到了、紧张到小心脏狂跳。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走回了我家的院子。有趣的是,长大了听爸妈说我那时多次逃学(老师也不管管我嘛?),但我只记得这第一次,之后的都不记得了。
二、上学时:
上大学的时候,看了一本辟谷的书,就想试试看。结果在十四天里真的没吃一口饭,就喝了些糖水、吃了几个水果,还真不觉得饿,自我催眠做得真好,或者就如爱默生所说:人类就是自身思考的产物。后来瘦了八斤多,挺明显的,上游泳课没力气地躺在池边晒太阳,我自己都感觉到脂肪代偿产生的酮体的酸苹果味了。一向不管事的班主任都来劝我吃饭,我还不听。要不是班主任让一位会气功的同学劝导我,晚上带我去饭堂用炒粉“诱惑”我,还不知道最后怎么收场呢。刚恢复吃饭时,每一顿饭都是那么期待,每一口饭都是很甜,每一口菜都是很香,真的是一大享受啊!每餐饭也没多吃什么,短短的几周又长回来了几斤,靠这个方法减肥看来没戏,哈哈。
三、工作后:
毕业后在事业单位做着不喜欢的工作,那种怕出错、挨时间的慵懒就是稳定工作、固定收入的代价。虽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干了十几年,我也混到有房有车了,但是不知道生活为了什么,我对当官、发财、出名都没有什么兴趣。业余时间,我一直在慢慢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寻找人生的真理:人应该怎么活着。我看过一些哲学的书,接触过基督教,考了个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看了几十本身心灵的书籍,也静坐冥想,我觉得我还是没有找到真理。有一天,我在心中祈求:让我找到真理吧,然后就买到了杰德.麦肯纳的《灵性三部曲》。看了几遍后,我觉得杰德说的就是真理。最喜欢他的一句话是:如果明天你就要死了(每个人都有可能活不到明天),你今天最想做什么?为什么你还不去做呢?我慢慢发现自己很喜欢旅行,我梦想着环游世界(我发现这也是不少国人的梦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既然我最喜欢旅行,那就去做吧。所以,我辞职了,退了单位集资房,卖了汽车去旅行。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我去了五大洲的16个国家和国内的西北、东北等十个省,大部分是自己一个人自由行去的。我真的看了很多自然美景,最喜欢的是:瑞士的湖光山色、新西兰晶莹剔透的冰川、地中海静谧的日出日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壮阔、塞伦盖蒂大草原的风吹草低和九寨沟的五彩纯净;我爬过冰川和活火山,开过飞机,潜过海底,坐过动力三角翼,这些户外运动确实好玩、刺激;也见识了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回想整个旅行的过程,不是很难,但也还是要付出些努力和代价的,过程中也有些危险的时候,而我的运气一直都不错。虽然现在几乎什么都没了,但是恐惧却比辞职前少了,快乐更多了,做事更有动力了,因为大部分都是我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四、孙悟空:
杰德.麦肯纳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魔怪,一直在以很微弱的声音对我们说:这是你真正想过的生活吗?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听它说话。我称呼我的小魔怪为“孙悟空”,愿大家都能思考小魔怪的话,敢于活出你心中的那个“孙悟空”。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可以过上我们想过的生活。
之后,我想把自己的穷游经验和心路历程写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关注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