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学生时代的考试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检验性的考试和选拔性的考试。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是检验性的考试;中考、高考、竞赛是选拔性的考试。
小学生校内检验性考试的目的,一个是学校做教研分析,另一个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最重要的是: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可是拿到试卷,我们怎样帮助孩子查缺补漏呢?
这就需要试卷分析。
怎样进行试卷分析
所谓考后试卷分析,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找出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对以上错误、问题等进行归类,逐一进行分析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
从上面的定义来看,试卷分析貌似是个很繁琐的工作,其实,凡事都是有攻略的,试卷分析也有以下四个策略:
策略一: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先从每一道错题入手,进行逐题分析,分析后可以知道孩子发生错误是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还是解题习惯原因?等等。分析思路如下:
分析思路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这道题是怎样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在每一道错题分析的基础上,家长就可以对学生的这次试卷进行整体分析。通常,考试中出错,最主要的有以下三种情形,家长可以将错题归类到这三类原因中,从而找出学生考试丢分的真正原因。
1、“遗憾之错”
考卷发下来,我们往往会发现,题目明明会做,可是就是做错了;由于审题出现失误、看错关键字句导致答案错了;因为计算出现差错,导致整道题答案错误;还有明明在草稿纸上做对了,可是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更让人恼火的是情况是答案正确的,但是答题不规范、或者格式没按照要求,该列出来的步骤没有,该有的叙述没有,所以这一题的分数没得到。出现以上这类问题是我们同学们在考试后最后悔、最感到遗憾的事情,所以称为“遗憾之错”。
针对以上的“遗憾之错”,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对策。“审题之错”,想想是否答题速度太快,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用逐字逐句进行阅读,对题意理解透彻后再出手答题;而对“计算错误”,想一想是否我们在草稿纸书写太乱,字迹潦草造成的,那西贝就建议你将草稿纸分格分块来使用,这样也便于回头查找,并有效避免发生“抄写之错”;而对于 “表述之错”,我们就要在平时的作业中严格按老师要求的规定来答题,按评分标准写出必要的步骤,并严格按着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2、“模糊之错”
由于我们的平时功夫没下到,记忆的不准确,理解的不够透彻,应用得不自如,所以在考试时答题的时候就会出现不严密、不完整的现象,常常是第一遍做对了、一改反而改错了,或第一遍做错了、后来又改对了;还有一种状况是,明明是平时做过的题目,考试时怎么也想不起来,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针对以上的“模糊之错”,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对策。模糊出错是功夫不到家、基础不牢的表现,所以我们在考试后要根据自己暴露的弱点做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此来夯实基础。在头脑中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通过多种题型、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通过一定题量的积累达到概念清晰明确、运用自如、举一反三的水平。
3、“不会做之错”
在考试中,也许有一些题目比较新我们没见过,或平时练少了、能力不够做不出,所以要么就是胡乱写胡乱蒙,答错当然不可避免;当然也可能连猜带蒙蒙对了;抄别人抄对的;这是无思路、不理解导致的错误丢分。
针对以上的“不会做之错”,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对策。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需冷静分析,理智对待。综合题也是基础题目组合而成的,我们做不完全,我们可以做部分,所以决不轻言放弃。有时,这样的题目可能只是一个关键的条件没有找到,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来一整个题目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这三种错误,在每个同学身上或多或少都出现过,总之,每次测试后都要针对自己的考试出错情况进行认真分析,随着自己的不断进步,错误会越来越少,成绩会越来越好,这时离你的理想目标越来越近。
策略二: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每次考完后,同学们最关心的是分数,试卷发下来,分数高的同学兴高采列,分数低的同学垂头丧气。西贝觉得最要紧的不是分数,而是应该看到分数的背后,找到丢分的性质原因。当然也是有攻略的,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
1、统计试卷中错误丢分的原因及其所占比重
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2、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
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
3、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策略三: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因为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但是针对小学生来说,他们逻辑思维尚不成熟,分析能力尚弱,所以这部分试卷分析的工作主要是家长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策略四: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三个策略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
“什么样”:本次考试学生各知识点都取得了什么样的分数;
归因分析 “为什么”:为什么学生本次考试有这样的分数结果;
对策分析 “怎么办”:下一步学生应该怎样改进。
试卷分析后“怎么办”
通过上述的考后试卷分析,家长可以知道学生的薄弱点,那后续应该怎样进行改进呢?
一、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所谓查漏补缺,就是找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充完善,让知识的吸收全面化、系统化、有效化。在试卷分析过程中,通过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对比,学生要重点找到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而巩固这些知识点,除了复习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做好对知识的精细加工,做到举一反三。
有效巩固薄弱知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英语学科可以制作单词卡片,然后将考试中拼错的单词写在卡片上,随身携带,随时复习,提高记忆效率。还可以建立各个学科的“错题本”,尤其是较弱的学科。“错题本”不仅可以汇总错题,还可以将老师讲过的一些典型的、思路巧妙的、对自己有所启发、让自己有所领悟的例题整理上去,但要记住,平时要及时整理和总结,多看、多思、多问。这样可以快速弥补知识上的漏洞。一本或数本“错题本”记满以后,可以再重新整理,自己会做的可以删去,不会做的可以保留,如此反复,直至完全掌握。
二、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
考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在检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劣和与应试能力的强弱。学生在考试中往往集中暴露粗心、做题方法不对、不会审题、检查不细等方面的不足,弥补这些不足对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要端正考试的态度,不能只关注分数,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逐步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要把考试当成检验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次机遇。比如,学生平时学习不够踏实认真,容易浮躁,考试时看到自己会做的题目就沾沾自喜,容易掉以轻心,最终失分。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学习习惯与态度不好,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需要在平时注意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具备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与复习;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积极融入课堂学习,并做好笔记;多动脑,勤动手;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独立完成作业并经常反思。
而培养这些好习惯,有以下几个步骤:
逐渐培养自己对各个学科的兴趣。
心里要清楚什么是好习惯。
坚持不懈地强化训练,让自己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
三、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
一般来说,只要平时学习努力,做到考前认真复习,都会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同学分数不低,但很有可能是靠投机取巧或吃老本得到的分数;有的同学学习明显比前期努力了,但还是没有考好,这时也不要灰心,而要继续努力,慢慢储备知识,做到厚积薄发。所以,如果考了高分,不要只是一味高兴,而应和自己的努力情况对比,找老师点评试卷,弄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这样,可以让自己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下去。
学习如同长跑,贵在持之以恒。长跑是耐力的比拼,开始跑在前头的,未必能笑到最后,一开始落在后边的,最终不一定是失败者。
四、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最简单的是纵向比较,就是拿本次考试的成绩与上次考试的成绩对照,看是否比上次有进步。不仅从总成绩上比,更要比到细处,具体到每科,细化到每科的知识点。如语文考试,上一次“基础知识与运用”失分较多,这次通过努力失分减少了,这就是一种进步。
另一种是横向比较,即拿自己的成绩跟班、年级各档次分数线比。举例来说,语文、数学满分100,而自己语文考95分,数学考98分,哪一科考得好?不好判断,因为没有参照物。这时可以把各档次分数线作为参照,通过对比,帮助自己找到相对处弱势的学科,及时补救,预防偏科。
对比,既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也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及时给自己打气,这样才会有信心和勇气继续进步。所以,进行试卷分析时,一定要把亮点找出来,要把进步找出来,要把劲头找出来,把考试当成学习的助推器,让自己更加优秀。
注:内容来源于网络,西贝整理编辑
喜欢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