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突然什么都不想做 ,但是看到这样的自己却又非常的焦虑,突然觉得人生没了方向,这种感觉很痛苦,空虚的看着手机公众号,漫无目的的刷着网页,却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什么,什么都不想做,那就这样码码字吧 ,码字于我而言有种神奇的力量,让我安静下来,让我情绪平复下来。
刚刚吃完饭 ,和爸爸妈妈小姨一起聊天,聊到了他们同学各种情况。先来说说爸爸吧,爸爸现在有稳定的工作单位,爸爸之前是在煤炭长上班后来行业不景气,场子倒闭了,我爷爷当时是现在这个单位的人事主任,然后就通过他的官职帮他在现在这个单位某了个职位,然后就这样安稳的过了这么多年,虽然不说大富大贵,但是至少现在衣食无忧,刚刚听了他谈到他的同学,有成绩非常好的两个同学,一个现在是公务员还有一个现在也没个正式工作,我问为什么?他说个人努力无法与大时代抗衡。那个年代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不像现在,读更多的书才能有更多的选择和出路,这可能就是每个人的命吧。还有大部分的同学现在也过的不好,我爸算是在同学里面过的还可以的。妈妈是下面小县城水泥厂的,水泥厂效益也不好,早早就倒闭了,我外婆就帮她勉强某了个单位,让她以后无后顾之忧,然后认识我爸爸后就来到了我所在的大城市,现在她的很多同学要么离婚要么到处打工要么穷,在同学里面,我妈也算是过的还可以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现在的我,似乎也是这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高中毕业后,爸爸看到我成绩不理想,只能上一个普通的大专,毕业之后也非常不好找工作,于是让我按照他们的意愿去了一所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进现在这个单位的学校,让我没有经历残酷的社会厮杀,没有经历像其他人一样投了无数次简历却毫无音讯的绝望,就这样轻松的获得了在外人眼里很不错的工作,这算不算是阶层的稳固?这两年阶级固化的话题从来都没有断过,父辈处在什么阶级很大程度决定了下一代所在的阶层,父辈是孩子的起点,但不是绝对的。
然而现在的我 ,不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但是爸妈都觉得现在找份工作太难了,不赞成我辞职,也是现在的这样境况让我非常迷茫。
从上那个学校的第一天我就不喜欢,学校的制度我不喜欢,学校的氛围我不喜欢,每个周天去学校时,我的心情难过的犹如上坟,在那个学校的两年我很痛苦,只有看书能缓解我的痛苦,所以那两年养成了我看书的习惯,在高中之前我其实没有这么爱看书,看书带来的眼界格局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痛苦,也是看了书,我知道我要活出自我,做我喜欢的事情,所以那两年我疯狂的做兼职,从高考完我就去做了促销,暑假做了一个月兼职,整得了人生中第一笔工资,后来平时周末也做,再然后寒假去店里当寒假工,给别人贴膜卖手机壳了卖唱片,每次做完寒假工赚的钱,我都会出去旅游,增长见识,所以2013年到2015年 ,我去了很多地方。




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在维多利亚港立下的flag:学好英语,到现在也没有实现,实在是打脸,后面还陆续去了桂林,上海,青岛等等一些地方,这两年出去旅行的行为一直都没有变,为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初心吧,这么多年,自己确实没有忘记。
2017一2018年,更多的是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在离开现有的工作,我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没有好学历也没有一技之长,那到底该怎么办?2017我得到的答案是考研 ,但是考研的方向又出现了很多岔路口,在和咨询师的共同确认下,我准备今年考人力资源专业,但是发现人力资源专业需要考数学,我数学非常不好,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想今年一次考过,所以我想尽可能避开短板,选择不考数学的专业,目前选择了心理学,但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也特别多,培养方式也得很多种,这都是问题,所以让我现在非常迷茫,大概是面对的问题太多了,所以现在什么都不想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