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5

                      让爱情,回归婚姻

幸福的婚姻家家相似,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

随着疫情的逐渐明朗,民政局迎来了离婚预约高潮,很多人表示堪忧。更有官方数据表明,中国离婚率逐年攀升,而且结婚年龄逐渐趋向大龄化。看起来情况不容乐观,但是也反映了婚姻真实的模样。

不得不说我们父母那一代,60、70后们,都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完成了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两件大事——结婚生子。两人只是到了婚嫁年龄,需要成家立业了,就被凑合到了一起生活。但这样如同动物般匹配的婚姻真的幸福吗?

作为一个90后,我目睹和见证了父母那一辈婚姻真实的模样。我的父母隔三差五就会有一次大吵大闹大打,而每天小吵小闹不断,每天家里都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我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紧张恐怖的氛围之下,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我曾暗暗发誓,以后我组建的家庭一定要幸福美满,其乐融融。因为我深受家庭战争的折磨和恐惧,我的心灵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激烈争吵中被深深伤害。根本无从谈起父母的关爱,家庭和睦已是我最大的祈求,我觉得我是家庭里多余的一个,是被忽视和冷漠的。

当一个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时候,什么也承载不了,反而是无穷无尽的伤害的蔓延。父母的感情不和,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中国古语说得好:“水满则溢。”当父母感情不和,在烦躁紧张的气氛之中时,是不可能溢出积极乐观的情绪给孩子的。我就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当父母吵架、冷战、热战时,我就成了无辜的出气筒。我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对,不说不做也不对。那时的我是敏感、脆弱、多疑、没有安全感的,担惊受怕的挨过父母争吵的每一个日子,那样的日子漫长得遥遥无期,没有尽头。

所以我觉得我的原生家庭是非常糟糕的,不如单亲的家庭,至少单亲家庭的孩子还有一方父母的疼爱,而我虽然看似家庭完整,但我却没有享受到父母的疼爱和关注,相反得到的是无穷的恐惧和压抑。

父母的婚姻到底带给我们什么影响?

一是性格方面的,在父母幸福婚姻中长大的孩子,性格稳定,外向乐观,聪明活拨,有父母足够的爱的滋养,内心也是一个非常有爱的、有责任人心。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样的孩子是幸运的。孩子的模样也是父母婚姻的折射,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造就了我们的模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我上小学期间就被同学指摘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内向胆怯,谁也不知道那时的我是多么的苦恼和恐惧。尽管我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一般。我的一半心思是不在学习上的,没人知道我是如何挨过那些日子的。而且我也不是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我像极了父母吵架咆哮的样子。尽管我很讨厌父母面目狰狞的样子,但我也有了他们情绪失控的样子。我知道那样很糟糕,以至于我努力多年,阅读学习,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榜样能让我学习和再塑造。可是有多难只有自己才知道。

二是婚姻观的影响。正是亲眼见证了父母鸡飞狗跳、吵吵闹闹多年,永无宁日。所以对婚姻没什么容忍度,两人只要矛盾不断,就会想到父母的鸡零狗碎,就会赶紧想从这段关系中逃离,保持零容忍。父母婚姻对我的伤害如同刀子刻在血肉上一样疼痛。虽说婚姻需要包容,但是更怕走上父母的老路。毕竟自己曾深受父母婚姻的摧残,更能感同身受到家庭不幸福的巨大危害。

80、90的高离婚率,是对父母婚姻的觉醒和反思。毕竟我们是深受其害的一代。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我身边的同龄人说父母经常吵架,很害怕自己的婚姻成为父母的样子。是啊,尽管对爱情婚姻充满期待,但更怕重蹈覆辙。不是我们挑剔、龟毛,更多的是父母婚姻对我们的伤害,大到我们不敢轻易结婚;结婚后不敢一直容忍,怕一容忍就像父母一样,在婚姻里糟糕了一生。

三是对孩子的影响。孩子是婚姻里最大的无辜者。如果婚姻美满,孩子是最幸运的,生长在一个有爱有责任的家庭里;如果婚姻糟糕,孩子是受害者,也请记得关爱孩子,因为二十年后,他(她)也会面临婚姻问题,足够的关爱,才能让孩子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婚姻。你今天的模样,就是孩子明天的模样。

让婚姻回归婚姻,婚姻最大的意义就是给对方幸福。如果不能给对方幸福,就停止伤害,那也是最大的善和责任。离婚不一定就不好,停止伤害,让对方去寻找合适的幸福也是恩慈。不离婚不一定就好,天天鸡飞狗跳,吵吵闹闹就已经失去了婚姻最大的意义。

婚姻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对方幸福,相互扶持,相爱到老。如果婚姻已经名存实亡,只剩下一个空壳子,那也就毫无意义了。恩格斯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让婚姻回归婚姻,因爱而生,因爱而长久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