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那些自己写了一半的稿子,犹豫着犹豫着,最后还是把他们删掉了。
什么事情都只做到一半就放弃,这大概是我什么结果都没做出来的原因。灵感上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能一口气写出一本书,但是这本书却在迎来它的大纲之后,非常没有骨气的消失了。我想停下来先歇一会儿的,事实上我也确实这么做了,于是那些好像爆裂的水管喷出的大量的水一样的灵感戛然而止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小时候学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能明白他的释义,并不能切身体会它的含义。如今细细品来,真真是好有道理。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把拖延和半途而废当成习惯,这种坏习惯就会像扩散的癌细胞一样变得无法控制,出现在每一件事中,有些甚至自己都难以发现。
我一直都在思考自己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去网上搜索过,网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每次都是这样。我只能去挑一些看上去比较靠谱的、带有一些科学依据的、道理能够说服我的一些答案去相信。虽然那些看上去似乎十分有道理的办法在我身上确实起到了一点点作用,但也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药罢了,这种多年顽疾想要连根拔起需要时间。
以前的我过于悲观,总是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懒惰?为什么拖延不做事?为什么不能坚持做下去?尤其是在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看到那些成功人士和自律学霸等人丰富充实的生活后,这样的自责越发严重,情况却发恶劣,似是人们口中的焦虑。后来我告诉自己,懒惰和贪图享受不过只是人性而已,就像有的人贪财好色一样,人嘛,多多少少都是会有一些缺点的,多一点,少一点,其实都没关系,至少我还没有放弃改正它,我还有变更好的想法。问题需要一个一个解决,和人性的对抗也得一步一步来。现在的我偶尔还是会焦虑,但不会太久,因为一旦发现自己胡思乱想我就强迫自己去做事,做什么都好,哪怕是练练字玩玩游戏。
我觉得,即使我把时间浪费在快乐上,也不能让焦虑来占用它。
哪怕只有三分钟的热情,也要在这三分钟里玩得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