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渴望亲密关系,却又无比排斥它,如何同时出现在回避型依恋者身上的?
正文:
先假设:成年后,人的亲密关系,来源于成长过程中,与异性亲辈的亲子关系。假若男性,成年后恋爱模型,参考母子关系。假若女性,成年后恋爱模型,参考父女关系。
按照佛洛依德理论,不难推导出,异性亲密关系的核心,就是性吸引。这个亲密关系,当然包括亲子关系中的异性母亲(父亲)和儿子(女儿)的亲子关系。那么,假设就很容易推断出,成长过程中,异性亲子关系模式,就是成年后亲密关系的预演。换句话说,儿子的恋爱的技能,是妈妈手把手教出来的;女儿的恋爱技巧,则来源于父亲的教导(二者还有所差别)。虽然,这个预演过程中,彼此理智上,并没有这个意识,意识到这个本质。无论东西方的伦理观,也不允许这种意识的存在。可是,它却逃不出心理学家的眼睛,并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
按照这个理论,回避型依恋者(男性),形成回避型依恋的原因,是因为母亲在亲子关系中,表现除了亲子关系的不稳定性。这个不稳定性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的破裂,母亲对亲子关系不稳定倾向。这个很好理解,在女性生存选择中,携带未成年后代的女性,无后代的女性,两者在择偶范围上,差距很大。这从远古时代,写进基因中的选择,并不违背道德体系,因为道德是排在生存之后的。换句话说,重新择偶的女性,假若有后代存在的现实,她内心渴望忽视这个现实。于是,这种潜意识的行为,产生的情绪,反馈给子女,子女就对亲子关系稳固性产生怀疑。作为亲密关系的预演,一旦怀疑产生,就会伴随着亲密关系长久存在下去(即亲密等于不稳定)。好,记住这一点,下面还会提到。
在成长过程中,稳定的亲密关系,即亲子关系(母子关系),是天然必需品。就像骨骼发育需要钙,成长需要这种稳固的亲子关系。由于亲辈的不稳定行为,回避型依恋者产生了亲子关系的怀疑性。这个情况下,人的本能反应有两种:第一种,向内,不断确认亲子关系的存在,证明自己怀疑性的错误(有可能是焦虑性依恋的来源);第二种,向外,寻找新的亲密关系,有朝一日,旧亲密关系破裂,可开启新的亲密关系作为弥补。
第二种行为,恰好反证了亲密关系等于不稳定的理论,而有趣的是,这种行为陷入了:不稳定—寻找新关系—加速旧关系不稳定—证明新关系必要性—放弃旧关系—新关系不稳定—寻找更新关系……这种无限的死循环之中。这种行为本身,恰恰又注释了:亲密关系即不稳定。
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找到回避型依恋者身上的共同点:
初次与异性交往年龄,相对同龄人,明显偏早(需要开启新关系作为备份);
个人魅力更大,更具吸引力(开启亲密关系的样本数据更多,这本身就是自我校准);
无法从固定亲密关系中获取稳定感(这不符合他们亲密即不稳定的认知);
即便遇到了可以长期的亲密关系,他们也要人为地破坏掉这段关系的稳定预期(继续践行亲密即不稳定的认知)。
于是西西弗斯式的悲剧,就像诅咒一般,在回避型依恋者身上重复出现。他们自己痛苦无比的同时,却只能在这个循环的悲剧中,才能得到片刻的心安,既新亲密关系为备份关系,自以为是的聪明。从这个角度来说,亲密关系中,受害的另一半,别吐槽他们了。你们因为回避型依恋,受伤一次,当事人无限自伤下去,想想当事人更可怜。
明白了这个死循环,就能够很好解读:渴望依恋,却又回避亲密,为何矛盾的两种,会同时出现?
这种循环模式,到底怎么破?很难,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虽然一次达不到及格线,仍然可以尝试下面几个点,先做到20分,30分,40分……终究,一点点,靠近及格线的,从善如登。
1. 自我行为的约束力。相比情绪,行为自律较为容易,建议先自我约束行为,有了自信心,再去约束自我情绪,更有把握。能够约束下自我情绪,便有可能从亲密即不稳定的认知中跳出来,旁观自己的可笑。
2. 亲密关系中,不确定因素的化解能力。化解需要双方来努力。另一半尽量避免用“你再XXX,我们就分手”这类话语来要求对方,毕竟,深挖洞广积粮,您老人只是说说,回避型依恋者,就开始着手备份新关系了。作为回避型依恋者来说,最大问题就是,回避争端。争端作为统一的背面,本身就是合理存在。伟大的领袖说过,以斗争促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该争就勇敢争。开启新关系备份,来弥补亲密关系的不稳定,这是抱薪止火。
3. 如果可以,回过头修复下亲子关系。毕竟,回避行为最早开端,就是亲子关系的不稳定性。相信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子女当时的语言识别能力有限,误判了。当然,父母这种恐吓式教育,永远是弊大于利的,毕竟他们也是初次当父母。
4. 破除开启新关系做备份的观念。当然,开启新关系,替换旧关系,相信这行为在演化过程中,这是一种趋利行为,写进了基因。就比如食物链顶端者,后宫模式只是变触发连接为并发连接,本质一样。怎么破?感觉好难啊。我思考的结果是,亲子的养成,来促使亲密关系的稳定。人类幼子的智力成熟,要3年时间,换句话说,3岁之前,父母双方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养一个脑子,供智力发育成熟。人类的技术分类的专业化,各类专业的知识积累,这个量级不能说很大,可是根据脑子结构的写入速度来说,就比较大了。就好比,硬盘很大,CPU功率太小了,写文件时间又要10—20年的时间(即幼子读书时间)。这个过程中,幼子不具备独自求生的时间条件。所以,父母双方需要承担幼子的生存支持(假若有一天,人脑写入速度更大,婚姻制度可能随之灭亡)。绕了这么多,就一句话,幼子养成,开启新关系作为备份,两者有资源争夺冲突。从幼子养成角度,保持亲密关系稳定性,利大于弊。当然,前提是亲子确定性。
回避型依恋,是个很有趣,很好玩的现象。反思梳理后,发现情不自禁的行为,往往有深刻的自我救赎本源。只有认清了根源,才有可能治愈。有时间,再分析下,安全型和焦虑型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