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轻拂湖面,水光泛着柔和的光。点点闪烁的光在波上跳跃,那是月光!啊!月亮升起来了,从湖的那边升起来了。它是蒙胧的似乎在湖里淘洗过,浑身潮气氤氦。它是单薄的,宛如弱柳扶风的女子。穿过澹澹湖面,穿过团团树影,上升,上升……
此时,云围过来,月亮的光芒染上了云,云也亮起来了,风吹动了云,云身上光影半明半昧。云迎向月亮,轻柔地将它藏在身后,可是,月亮的光芒怎么藏得侄呢?那光芒,四处泄开,把云勾勒上金边,把薄的云染上光,哪怕是厚重的云团也透着倔强的光影。
此时,城市里华灯初上,热热闹闹点亮了整个城市。璀璨的灯光散落在每一个角落,温暖、祥和。那灯光里,有围坐在餐桌前,团聚在一起诉说相思的亲人;有携手在路灯下,抱着稚子,讲述动人传说的人们;有提着灯笼奔跑的孩童,听,他们身后留下一串串银铃……忽而,蓝色的灯闪起,红色的灯闪起,在夜里,在路口,那么引人注目。那是执勤的警察在守护这个城市的安宁。月光抚上他们庄严刚毅的脸庞,落在他们的肩上,使人肃然起敬。
月亮升高了,光芒霸占了整个天空。月亮变得更加丰盈了。银光一泄千里,天空更亮了,云朵更亮了,城市也更亮了。星垂、野旷、月映水。
晚风调皮,吹皱湖水,把月影吹皱了,化作水里的繁星,放肆地、狂欢地舞动,摇曳。“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意境,大抵如此了。几叶小舟,从弯月般的拱桥底翩然而至,水声惊扰了安静的夜,“啾——叽——”几只小鸟惊得从湖心的小渚上飞起,驮了一轮满月。那小渚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苍苍茫茫的草,在月光下,好似一颗白玉盘里的青螺。小丹划过芦苇丛,芦苇次第向两边倒去,月光不失时机地跳下,在浪花里翻腾。“啪——啪”浆声渐远。很快,小舟也把湖上的月光打碎了,溅落到船桨上,船舷上、乌篷上,沾满银光的小舟与湖里的簇簇星光交融在一起,拖着细浪,拖着星光,渐行渐远……
湖岸上渐渐人声鼎沸,偶尔传来阵阵哄笑。赏花灯啦!花灯气势磅礴,流光溢彩。耸立在广场上,这一组花灯是风光旖旎的桂林山水,奇峰秀丽,怪石嶙峋,漓江多情;那一组花灯是繁华的南宁缩影,高楼林立、湖光树影,灯光璀璨;还有看不尽的民族特色的花灯,数不清的吉祥物花灯,记不完的精美绝伦的宫灯……人们在花灯间奔走,目不暇接,淋漓畅游。
一阵喧闹声从湖边传来,是人们在猜灯迷。灯迷被做成精巧的小卡片挂在灯笼下,上面绘制着各种小巧的图案,图案边上用小楷写着各种灯迷。在风中轻轻旋转,翻飞。被一只只苍老的、幼嫩的、粗糙的、细腻的手翻阅着。
一只小手“啪”地一声扯下灯迷,原是一脸志在必得的得意,忽而细细一瞧,眉毛先是一皱,随即越皱越深,闪亮的眼睛暗了下来,小脸一垮,小嘴一撅,双脚一跺,身子扭了起来,道:“哎呀呀,哎呀呀,不对了,不对了,应该是……呲——是……”他开始抓耳挠腮了,抬头望望月,月亮笑而不语,低头瞧瞧影,影子也在抓耳挠腮。
餐桌边,人们散去,坐在露台上赏月,路灯下,稚子给路灯下着口令“立正!”提着灯笼的孩童已跑得不见踪影;马路上的警灯披着月光,依旧闪烁……
夜渐深了,那一轮月更满了,更亮了。光芒把城市搂在怀里,江的浪湖的浪轻拍水岸,似一支摇篮曲,轻哄着人们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