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训练的感悟,讲一下对于教育一些自己比较片面的看法
在刚刚开始接触篮球培训的时候,想把所有会的技术一股脑的全部教给学员。想要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开始也是这么做的,可后来随着教学的时间变长,教的孩子越来越多以后发现,想要对每一个孩子进行因材施教是不现实的。在做兼职教练的时候还会在一定条件下这样进行。但是后来也就慢慢不这么做了。至于原因。
首先是效率问题,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单独制定训练计划。教练需要的备课时间是成倍增长的。有人可能会说你就是干这个,你就应该这样做。但是对不起。对于一般的盈利机构来说,能保证大多数学员都能安全的学到东西就已经是尽职尽责了。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最适合的教育得加钱。这也就是为什么VIP服务会这么贵的原因。耗费的精力不同,成本不同,价格自然不同,得到的服务必然不会相同。易地而处换做是谁也会换算这么一比帐。与其针对每个学员制定单个训练方案,不如提升自己做一个能适用于所有人的更科学的更优秀的训练方案大面积推广。既能让更多人受益又能赚到更多利润。
其次是孩子的心里因素。不同的孩子面对不同的训练项目也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有的孩子会因为被安排了更难更强的训练而沾沾自喜,但有的孩子会觉得很难不想练。甚至有些孩子会觉得别人都没有被安排这么重的任务,这个教练是在针对自己。所以同样一个训练会产生多种反应。而被安排简单训练的话孩子有些会觉得我练的比别人简单,我不如别人。教练让我练简单的他是瞧不起我等等。
最后是家长心理因素。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样交钱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跟别人训练的不一样,就会产生吃亏了的心理。大多数人并不会去想,教练的安排是最符合自己孩子的训练计划。而是会想,这个教练是不是收了其他孩子家长的好处,那几个孩子是不是他亲戚?我要投诉他。为什么我孩子练的不一样。大多数人并不会考虑别人孩子训练的时间长短,训练的认真与否,以及训练提高的快慢最重要的是孩子之间是否存在天赋差别。俗话说得好,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没有人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所以家长的不理解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孩子不理解还能解释为年纪小不懂事,但是大人的一些想法本身只能说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本就非常脆弱。在利益面前就更无法保持理智了。
最后借用某音中的例子来阐述一下观点。
有几个考入清北的状元,背后的学习经历被扒出来,父母大多数都言传身教的陪伴在其左右。所以说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问题。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是真的有道理。父母不只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更重要的是从经继学角度出发来看,教师这个职位的职责是让他负责的学生全部学会知识,而不是为你家孩子一个人服务的。每个孩子确实都不相同,但是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根据你家孩子的特点单独制定教学方案再单独授课。有的孩子可能确实是天才,并且跟别人接收知识和学习的方式不一样。但是那是需要自己的家长来发掘来教导的。
正如发明家爱迪生的经历一样,被退学之后是其母亲对他进行教导的。而不是老师。
综上所述,我们的家长想要什么要的孩子就得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最后送上能量守恒定律与大家共勉: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