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老师说,因为黑塞他喜欢上了一种独白式文体,像日记,像书信,像孤独时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我想蒋勋老师是读懂了黑塞的。
黑塞是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作家,69岁(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悉达多》是黑塞经历了人生至暗时刻之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那年他42岁。
黑塞的生命经历同苏东坡一样,完美地画出了一个人不断觉醒的生命曲线。(生平经历见《黑塞:世界将你吐出来,是因为你与众不同》)他的所有作品,骨子里都是他记录自己觉醒过程的领悟。
如果我们真的看懂了《悉达多》,一定是会被黑塞的思想震撼到。关于时间,关于智慧,关于真实,关于“小我”,关于内心的声音……我们似乎可以在里面看到老子、庄子、阳明先生,也能看到我们自己。
探索自我是黑塞所有作品的主旋律。在《悉达多》中,黑塞似乎是想告诉我们这个主旋律中的一个秘密:
所有的觉醒必须经历一件事,否则,再完美的教义和理论不过是虚假美好上的海市蜃楼。这件事便是——亲身体验。
我们会不会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或坠入谷底或跌入深渊,突然想起,曾经有人苦口婆心地告诉过我们如何绕过谷底,躲避深渊,而那时候的我们,只是在听一个故事。
黑塞用悉达多不同寻常的一生,来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让我们跟随黑塞诗一样的语言来领略一下这个生命的终极秘密。
悉达多出生在印度婆罗门教贵族之家。老天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了这个少年。英俊、富有、修养、学识,甚至无比真挚的友谊——一个从小就守护在他旁边的好朋友——乔文达。即便如此,他的灵魂依然悸动不安。父母教授给他的美好教义好像永远无法丰盈他饥渴的心灵。他总是在想,如果这就是圆满,又如何会觉得有缺憾?一定还有另外一条路,虽然他不知道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那日,晓星未退,在父亲门外站了一晚上的悉达多,毅然离开了家,跟着三位远游的沙门,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路。他毅然诀弃了亲人、尊贵、财富,唯一没有离开他的是他最好的朋友——乔文达。
两个婆罗门尊贵的青年,从锦衣玉食变成风餐露宿,从众星捧月变成遭人唾弃。世界变换着嘴脸,让悉达多体验人世的虚伪和虚无。但这一切他根本不在意,心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为他指明道路。他们跟着沙门学习了很多隐忍克己的方法。在受苦中,战胜疼痛、饥渴、疲惫。这一走,就是三年。
直到有一天,悉达多问乔文达,我们进步了吗?我们实现目标了吗?乔文达说,我们学习了很多,长老们都夸赞你,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圣人。悉达多摇摇头,我们所学的东西,无论是禅定、斋戒,还是屏息敛气,无非就是从自我的欲望中逃离出来,是对生命痛苦的暂时麻醉。我们和醉汉喝醉时,暂时忘掉痛苦没有什么两样。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没有长的对比,不知什么是短,没有高的彰显,不知什么是低。此时悉达多已经开始领悟,不体会两极的痛苦,就不能更完全地领悟合一的美好。
悉达多再一次离开了这条沙门之路。虽然乔文达充满了不解,但是出于对悉达多的无比信任,他还是跟随着好友,一路守护。他们得知师尊佛祖乔达摩现世。据说他已经战胜了尘世疾苦,是一位超脱转生的得道之人。两个青年也如芸芸众生一般,奔赴乔达摩,聆听他的教义。
悉达多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乔达摩。悉达多是这样形容乔达摩的:
他宁静的面庞无悲无喜,又仿佛从内心绽放轻柔的微笑。佛陀安详肃静地前行,带着隐约的微笑,宛如一个健康的孩童。他看上去仿佛每个指关节处都写满法义,都在言说,在吐纳,在散发真理的光辉。这个人,佛陀,周身上下乃至手指都是真的。这个人是神圣的。悉达多从未如此敬重过一个人,从未如此爱慕过一个人。
讲法至深夜,一众朝圣者请求皈依,包括腼腆的乔文达。可是,悉达多却毫无动静。乔文达追问悉达多,为何不归于乔达摩的门下。悉达多并未多作解释,在祝福乔文达找到了自己的路后,便独自离开了。
在悉达多离开的路上,遇到世尊乔达摩。这里有一段他对乔达摩说的话:
世尊佛陀,您的法义令我钦佩。它清晰无瑕,证据确凿;您将世界以一条充满因果的永恒之链,一条从未有过任何瑕疵的链,展现在世人面前。只是,在您的法义中,在统一、逻辑完善的万物中却存在一个断裂之处。在明晰又可敬的法义中不包含世尊的历程,那个您独自超越众生的秘密。
这段话中,悉达多已经领悟到,乔达摩能够超越众生,终登极乐,靠的不仅是完美的法义,还有这一路众人所不知的生命体验。
悉达多继续前行,遇到了一条河和一个船夫。如果说河是戒律之境和世俗之境的分界,那么船夫便是他开启全部生命体验的摆渡人。
踏入尘世的悉达多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位美艳绝伦的名妓——迦摩罗。悉达多说,他在人世间遇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迦摩罗,她教给我男女交欢的技巧。迦摩罗说,悉达多谁也不爱,他的内心就是一个沙门。
无论是与迦摩罗欢爱还是学习商人经商,他就像当年热衷于侍奉诸神和做沙门时一样,全神贯注,激情饱满地和众人游戏。
悉达多对迦摩罗说,我们很像,和大多数人不同。你随时可抵达内心安静庇护的一隅,如同回家。我亦如此。大多数世人仿佛一片落叶,在空中翻滚、飘摇,最后踉跄着归于尘土。只有极少数的人,如同天际之星,沿着固定的轨迹运行,没有风能动摇他,他内心自有律法和轨道。
可是,出淤泥而不染,何其不易。当迦摩罗的眼中充满忧郁的时候,就是悉达多真正坠入尘世之时。那个一直引导他的声音也在声色犬马,权力欲望中渐渐消失。他像一个躯壳,肆意挥霍着日渐腐烂的身躯和灵魂。他既痛恨这个空虚的自己,又离不开这样的生活。
在内心的折磨中,他开始豪赌。他用挥霍殆尽的钱财来获得剧烈的快感。他对拖欠钱财的人失去耐心,他对乞丐不再仁慈,他对施舍毫无兴趣。
天地一瞬间,人间二十年。
直到有一天,迦摩罗忧伤地乞求他再说一说乔达摩,直到那晚他梦见死在笼中的金丝鸟。他浑身一阵战栗,他清楚,那不是梦,是他心里的鸟死了。他已深困于轮回的牢笼,无法解脱。他厌恶自己,他想得到灵魂的安宁,哪怕一死。
他踉跄着离开了府邸,走到了河边。二十多年前,这条河是他步入尘世的起点。他倚着树,抱着树枝,俯视湍急的河水,自己丑恶的面目和灵魂倒映水中,他心中升腾出强烈的愿望,松手,松手,把污浊腐烂的自己抛却在诸神的脚下。他紧闭双眼,松开手,迎接死亡……
就在这时,一个久违的声音响起,“唵”。这是古老的婆罗门祷词中起始和结束的声音。他长眠的灵魂突然在这个声音中苏醒。这声音像远古的暮钟,安定了他的悔恨和死意。一道闪电划过天空,他跌落在树下。心里重复着这个声音,他沉沉睡去。这一睡,仿若隔世。
等他醒来的时候,身边有一位苍老、庄重的和尚,他一眼认出那是他的朋友——乔文达。可是乔文达并未认出他。直到乔文达准备离开,悉达多喊出了他的名字。乔文达惊讶于悉达多的变化。他们简单地交流了这些年的事情。可是,亦如从前,乔文达并不懂他。两个朋友再次告别。
醒来的悉达多,心里充满了无尽的光明。他感叹生命的奇迹,心中的喜悦在沸腾。为了收获这恩宠,命运引导我经历失望、痛苦、走投无路,坠入深渊,然后又唤我醒来,这条路还会引导我归向何方?随他去吧,安之若命。悉达多感到从未有的自由,那个腐烂的“自我”已坠亡河中,一个崭新的他出生了。
再后来的日子,他找到了渡他入尘世的船夫,他和这位智者一起在河上摆渡。两个世外高人就在漫长的日子中聆听河水的声音,向河水学习生命的真谛。他们抛弃激情和期盼,论断和成见,用寂静的心,敞开的灵去倾听它。
他们都听到河水说,时间并不存在。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的本质都是当下。他们领悟到,人一旦战胜时间,放逐时间,一切世上的苦难与仇恨就会被战胜。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水声,也是生命之声,存在之声,永恒之声。
岁月如这智慧的河水,丰盛而美好。直到有一天,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的出现,打破了这静好的岁月。那日,船夫带回来一个被毒蛇咬伤,濒临死亡的女人,她身边还有一个十一岁的男孩。悉达多看见男孩的那一刻惊呆了,而那个奄奄一息的女人正是迦摩罗,这个孩子就是他的儿子。迷离中的迦摩罗一眼就认出了悉达多,她含笑看着昔日的恋人,艰难地说,悉达多,你老了,你找到你的安宁了吗?你又有了当初我遇见你时,沙门的眼睛。但是又不同于从前。你是悉达多,却又不是。迦摩罗终究是懂悉达多的。
迦摩罗就这样离开了。把孩子留给悉达多。于是,这个孩子——悉达多最后的生命体验,开始了。
此次行程,本是迦摩罗带孩子去看望即将圆寂的乔达摩。孩子在城里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根本过不了两个船夫的艰苦生活。悲伤而骄纵的孩子,不愿劳作,经常冒犯长辈。悉达多想用容忍和理解来感化他,可是,越是这样,孩子越是愤怒。悉达多开始意识到,孩子带来的不是幸福安宁,而是痛苦忧虑。可是他爱他,他宁愿忍受爱的痛苦和忧虑,也不愿接受没有孩子的幸福和快乐。
他向船夫瓦酥迪瓦请教,寻求答案。船夫问他,我们知道他为何奉召而来?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受什么苦?你不该强迫他和两个老家伙在一起,你该送他回去城里。
可是,悉达多还是舍不得,他不忍心让儿子放肆地沉迷于享乐和权力,更不忍心让他重复自己当年的过失,完全迷失于轮回之中。这大概是每一个父母疼爱孩子的心声和误区。
船夫温柔地微笑,去问河水吧!听!他在说,你真的相信,你的蠢行,能免除他的蠢行?你真的能通过教育、祈祷和劝诫,让他免于轮回?就算你替他舍命十次,恐怕也不能扭转他命运的一丝一毫!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爱,是让所爱之人如其所是。即便经历痛苦磨难,那也是他该走的路,无人可以替代。
陷于亲情中的悉达多,还是不能接受朋友的劝诫。他从未这样爱过,生命中迟来而强烈的激情。他从一个蔑视世人的人变成了完全的世人。只是这爱,让孩子备受煎熬,这只是悉达多以为的爱。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孩子不见了。他拿走了他们的钱,自己撑着木筏离开了。悉达多担心地去追孩子,一直追到迦摩罗的宅邸,也没有看见儿子。他凝望着这座美丽的花园,所有回忆一齐袭来,他和迦摩罗的初见,他急切体验世俗的心,他看见园子中的仆人、盛宴、赌徒、乐师,还有笼子里的金丝鸟。
悉达多再次坠入了世俗中,被无法割舍的亲情拉回到曾经出不去的轮回。他伫立在门口,他知道他来到这里是愚蠢的,他不该执意牵绊孩子。可是,爱像一道伤口,痛彻心扉。他席地而坐,禅定,等待、想倾听那个神秘的声音。可是,他听不到。伤口灼痛,他默诵“唵”,让自己淹没其中。他感到一只手在他的肩上,他睁开眼是船夫瓦稣迪瓦。
两位老人又回到了河上摆渡。回来后的悉达多,亲切、温和,没有曾经对世人的傲慢。他理解了每一个人的冲动和欲望,他不再嘲笑世人的虚荣、欲望和荒谬。
没走过别人的路,就不要评价别人的人生。这句话大概只有走过别人的路之后,才能真正领会它的真义。
悉达多说,世人和思考者其实都具足本性,唯一差的就是对生命整体的自觉思考。一种认知在他的头脑中扩大、丰盈、成熟。智慧是什么?不过是生命中的每个瞬间,能圆融统一地思考,能完全感受并融入这统一的灵魂中。这是一种能力,一种秘密的艺术。
佛说,人生修炼无非就是去除分别心。当我们的眼中没有自以为是的好坏对错,善恶美丑,没有世俗划定的条条框框,封闭我们的牢笼便就此坍塌破碎。没有分别的世界,万物皆爱。
悉达多的伤口依然灼痛,他苦苦思念着儿子,这份激烈的情感似乎无法自行熄灭。终于有一天,他还是忍不住毅然登岸,进城寻子。只是今天的河水有些不同,它在笑,它在嘲笑他。他俯身看见河水中的自己,可是,那又不是自己,是一张他熟悉敬畏又热爱的脸,那是他的父亲。
悉达多似乎看到他当年离家时,父亲孤单地哀念着儿子,再没有见过他的父亲,如今是否已经孤零零死去?而孤单的自己此刻也囚禁在对儿子的爱中,伤痛燃烧。他看见孤单年少的儿子贪婪地奔跑在欲望的路上,坠入尘世。这是一幕奇异又荒谬的闹剧,一场宿命的轮回。一切未受尽的苦,未获得的救赎都会重来。
悉达多想着父亲、儿子、几近绝望,他仍然抗拒着命运。他撑船返回住处,把所有的心事都说给船夫听。瓦稣迪瓦说,你只听到了河水的笑声,却未听到它全部的声音。
悉达多屏息凝神,安静地倾听。父亲、儿子、迦摩罗、乔文达,他认识的所有人的形象都融入了河水,奔腾着,交织着,浪花翻滚,奔向不同的目标。他们蒸腾、升空、化雨,又奔向河流大海。他沉潜于倾听中,彻底空无,完全吸纳。所有的声音最后都融合为一体,他分辨不出智者的笑,怒者的喊,渴慕者的哀诉,垂死者的呻吟,全部纠缠交织着合为一体。所有声音、目标、渴望、痛苦、欲念,所有善与恶合为一体,构成世界,构成生命天真雄浑之音。
悉达多再一次走出了轮回的牢笼,他的伤口开出了一朵花。他超越了生命中愚痴的自我,看到生命的整体,他将自我融入统一之中。他不再与意志作对,不再与生命抗衡,他眼中是圆满和爱。
在悉达多生命乐章的高潮之后,黑塞给这部交响乐设置了一个绵长悠远的尾声。
最后,悉达多和乔文达再次重逢。悉达多对乔文达说了很多话,关于智慧、关于时间、关于真实、关于无分别、关于爱与圆满……这正是孤独的黑塞借悉达多之口想表达的自己探索之路。
乔文达虽然不理解悉达多所表述的话,但是,他就是觉得悉达多身上已经散发出世尊乔达摩一样的光芒。就在最后离开的那一刻,乔文达把吻落在悉达多额头的一瞬间,乔文达也奔入了那条面孔之河,他忘却了时间、忘却了自己,忘却了一切,万千幻想从表面褪去,只剩下佛陀的微笑……
黑塞安排这样的结尾正是想表达一种从对立到统一的思想。悉达多的路是旷野,乔文达的路是轨道。可是,生命的终极,没有分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而最后的我们终将殊途同归。
《悉达多》像一首诗,又像一首歌,像一个孤独的智者和你分享他的秘密。他等着你经历所有的体验后,来一起震撼,一起微笑,一起倾听那个声音,一起看到世间所有美好。
别怕,去爱,去体验,去受伤吧!我们终究收获我们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