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五四,各大品牌都推出了一系列营销活动,吸引流量。在千百个营销事件中,B站精心打造的《后浪》脱颖而出,并成为月度热词。
《后浪》是B站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言片,于 2020年5月3日(五四青年节前夕)首播。上线3小时,观看量破100万。截至截至5月4日20点,《后浪》视频在B站上线1天,就达到了770万观看,13万弹幕,101万点赞,一度占领B站热搜榜榜首。因为《后浪》,B站被推至风口浪尖,成为舆论热潮中最大的赢家。
笔者认为这是B站的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不仅代表着B站在搭建年轻人和老一辈交流的桥梁中迈出了第一步,而且还代表了这一分享类长视频平台到达了成长的临界点,需要向着更高层次现象级视频平台迈进。
后浪:一场蓄谋已久的盛典
-剧本不可谓不精良-
由B站公关团队创意策划,广告界的故事大王——胜加担纲制作,《后浪》耗费一个月的时间精心打造而成。聚焦年轻人这个话题,《后浪》通过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传递一个开放、积极、正面的信息和力量。
-演员不可谓不资深-
《后浪》特别邀请国家一级演员何冰出演,为B站证言。何冰,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讲者、朗诵者、话剧演员,他来扮演《后浪》里与年轻人对话的角色,再合适不过。在镜头前,老戏骨演员何冰的深情演讲,饱含情绪的语调和热烈丰富的画面,触发饭圈一波又一波的狂欢。
-拍摄不可谓不专业-
纵观《后浪》整个视频,它具备了经典的宣讲类视频特性,精准地抓住了何冰的每个眼神和动作,把远、中、近景完美的融入到推、拉、追拍摄手法中,加上圣殿级的剪辑呈现,整个视频和谐之余透露出不可冒犯的庄重。也正是因为这样完美的演讲现成,给到观众更直观的视觉冲击,以至于在各大平台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传播不可谓不给力-
除了在自有平台B站上发酵以外,《后浪》还在央视黄金事件单《新闻联播》前播出了2分钟精简版,联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等多家主流媒体多渠道发布。据站长之家数据,“后浪”全网指数4.5万,百度指数在5月5日达到峰值12.2万,可见《后浪》的发布想要激起的不只是浪花,而是大潮。
-时间不可谓不恰当-
《后浪》作为B站对五四青年节的礼赞,在年轻人的节日的前夕,以年轻人的关注的话题,通过更别样的形式与年轻人对话。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后浪》的发布拿捏恰到好处。
没有内涵的宣讲内容终究是得不到年轻人的心
B站强行代表年轻人,却因为没有精准得抓住年轻人的心,而遭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反感。部分年轻认为,《后浪》传导的单一价值观,体现片面的社会生活,只能代表部分年轻人;也有部分人年轻人不认同“前浪”对他们的羡慕、敬意、感激。总的来说,这些年轻人不认可自己“被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视频在点燃了90后、00后年轻人异议的同时,触及了80后、70后这些“中年人士”的内心,仿佛唤醒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纷纷转发。
Z世代和“中年人士”的观点,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B站既想触达70、80后市场,又想在90、00后传播,饼太大导致哪一快群体都没有吃透,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定位用户不准导致的传播意识偏差。
B站拥有的1.2亿活跃用户重,近80%的用户为24岁以下年轻人,主要分布在一二线沿海发达地区,广东占比最高,具有高消费潜力的Z世代是B站用户主力军,热爱二次元、鬼畜、小众等特色亚文化。尽管《后浪》的内容质量非常高,也给视频领域带来了不一样的烟火,但非常正式的圣典宣讲形式,在全是内味的视频海里显得格格不入。
而从《后浪》延伸出来的系列作品,却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后浪》刷屏后,B站上迅速出现了更符合B站表达风格的二次创作——《Blibilibi献给爷一代的演讲<前浪>》,不少人转发到朋友圈,还评价“这才是真正的B站”。显然,一部分老用户更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解构、反讽,用表情包和鬼畜素材说话。
随后,与《后浪》中门对狙的、旦总的《非浪》也登上了榜3的位置。与《后浪》的正式庄重不一样,《非浪》更倾向于自娱自乐,以搞笑、讽刺的风格迎合B站用户人群。这样不同的声音,让不曾感受到《后浪》所代表的青年生活的老用户内心有所触动。
不管是《前浪》还是《非浪》,尽管它们引起的反响没有《后浪》那么大,但它们都精准地抓住了用户的喜好。在用户运营方面,野生的B站创作者还是略胜B站官方一筹。
奔跑吧!后浪们!
帮助比礼赞更重要 礼赞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支持,但现实生活中更需要前浪把精神上的支持转化为实际行动,帮助年轻人更快融入到社会竞争中去,为社会做贡献。
扶持比鼓励更有用 除了鼓励他们以外,前浪应该给后浪更多机会,为后浪提供学习的平台、成长的空间,让后浪自己飞翔。
奔涌吧后浪-重在奔涌而非后浪 年轻人不需要赞扬,更需要舞台和空间去实现梦想。梦想不是说说,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是一次次深夜的剪片子、是一次次试错与反思、是孜孜不倦脚踏实地的学习进步……
奔涌吧后浪 重不在后浪,现在的后浪早晚成长为前浪。真正珍贵的是奔涌,无论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持续不断的奔涌才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