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治学·写作》| 散文写作

文/Lindsay語絮

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正如鲁迅所说“任意无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 。写真实的“我”是散文核心特征。

写作没有灵感时,就没有写什么东西迫切的愿望,这时什么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也不想写,如果勉强动笔,则写出的东西是味同嚼蜡。

宋代词人辛弃疾写过一首词牌叫《丑奴儿》的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要勉强说愁,则感情是虚伪的,空洞的,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能感动他人呢?因此,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

散文写作技巧:

1、多阅读中外文学作品

有一个钢琴家,他旅居国外,闻名遐迩。外国的音乐批评家都说他的弹奏中,有一种说不出的优美深刻、从容大度的风格,是欧美钢琴家所没有的,使听者耳目一新。

这位钢琴家说,这得力于他的父亲,他年幼时,父亲每天让他背一首唐诗宋词之类的旧诗词。积之即久,心中熟记的那几百首旧诗词对他心灵的陶治,不觉形于钢琴弹琴中,从而产生让人赞叹的效果。

阅读文学作品不限于年龄、专业,职业,都需要多读点文学作品。文化修养的高与低,表现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应对进退上,有与没有,高与低,给人的印象迥乎不同。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 刘禹锡 《陋室铭》

文学作品能增长人的知识,开阔眼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在潜移默化中陶治人的性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但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浩如烟海,需要有选择的阅读。

文/Lindsay語絮

2、写作需要“惨淡经营”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只要留心观察一点会有收获。一个老妇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流出来的灯光,几只小猫咪在公园大树旁的地上嘻戏翻滚着。

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倘一深入体会,也能体会到许多动人的含义。把这些常见、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

“仿佛一个酿蜜的蜂子,酝酿再酝酿再,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成了一幅“成竹 ”,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人呢? 我的意思是说,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下才笔 ” 。  —季羡林

创作的素材和激情有了,简练揣摩的功夫也下过了,怎样下笔?写一篇散文要有逻辑性,还需要有艺术性。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又说:“不学诗,无以言。”散文语言十分重要。写散文绝不能平铺直叙,像记一篇流水账,枯燥单调。首先要注意遣词造句,清新自然、优美洗练。

此外还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相传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写一首诗,中间有一句,原来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不好。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他仍然觉得不好。改了几次,最后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己满意了,读者也满意,成为名句。“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改为动词。一字之改,全句生动。

又如有名的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原来是“僧推月下门” ,“推”字太低沉,不响亮,一改为“敲”,全句立刻活起来。中国语言里常说的“推敲” 就由此而来。

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遣词造句,整篇散文都应该写的生动、诗意盎然。中国古代诗人,主张神韵、把诗写的新鲜动人、不能陈陈相因。

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光炼字、炼句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炼篇。炼篇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怎样开头?写过点文章的人都知道:文章开头难。

在中国古诗词和现代散文中,如果细心揣摩,可以读到不少开头好的散文和诗词。有的起得突兀 ,如奇峰突起,出人意外。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开篇从长江着笔,用“浪淘尽” 把大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广阔悠久的时空背景。精彩开头的语言样式,语言要富有文采,生动贴切的情感描述,激发想象。

“ 曾在翻译诗里爱过希腊废墟的蔓草荒烟,曾在风景明星片上爱过夏威夷的明媚海滩,曾在线装书里迷上“黄河之水天上来”,曾在江南的歌谣里想自己架一叶迷途于十里荷香的小舟……”    —— 张晓风 《情怀》


文/Lindsay語絮

文章开头好,并不等于整篇文章都好。对于文章的结构需要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咱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文章的气势也不能太过单调,也不能陈陈相因。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不同的风格,《史记》的雄浑,六朝的浓艳,陶渊明、王维的朴素、徐庾的华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无不各擅胜场。

文章的中心部份写完了,到了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开头不易,结尾更难。

例如:杜甫那首著名的诗篇《赠卫人处士》,最后的两句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洋洋洒洒数百言,或在天上,或在地下。最后的结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也使人有余味无穷的意境。

还有一首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把读者带到一个永恒的境界中去。

上面讲了一篇散文的开头、中间部份和结尾。都需要认真对待,字斟句酌的同时,并且需要有一个中心的旋律贯穿全篇,不能写到后面忘了前面,一定要使一篇散文有变化而又完整,严谨而又生动,奇峰突起而又顺理成章,必须使他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要像谱写交响乐哪样来写散文。


愛讀書,也愛旅行;

愛詩詞,也愛Guitar ;

愛書法,也愛写作;

我是Lindsay語絮,看书慢+写文也慢;

请叫我“蜗牛”小姐姐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937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1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68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77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7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3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81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2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87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4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89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4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