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开始,阅读就是一个见效比较慢的事情,所以很多老师为了分数只愿意交给学生基本的生词拼音,不愿意去做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事情。
可是,在孩子越来越大,学习越来越难,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数挂钩的越来越多的时候,很多家长就开始头痛医头了。
比如语文阅读理解不好,就专门找个补习班学一下阅读理解,不会写作文,就再报个作文班。大把大把的钱投入进去,然后对孩子说,你看,我为了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样都得给我考个好成绩吧。
相反,从小爱阅读的孩子,或者很小时候家长给孩子读书的孩子,在学习上是会越走越顺的。因为就算是数学、物理这些科目,看懂题目理解了题意,才能考出好的成绩。而这些能力和孩子从小到大培养起来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记得高中时候有个同学,大家都在努力被金句名人名言的时候,她有时候在作文里面直接就自己造了一句古诗,然后冠名某个诗人说过,由此获得作文考试的高分。
虽然这种造诗句的方式不太合适,但是这种能够造出诗句的文采确实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起的。她说,在她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他爷爷就给她读四大名著。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很多家长开始焦虑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阅读?该给孩子看什么书?
在《朗读手册》里面有提过,在孩子还在肚子里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给孩子念书听了,而且念什么书,就个人经验和很多书本里面提到的,还是要看家长喜欢感兴趣的是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