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哭泣 一面追求

      法国17世纪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曾在作品中提到:“我只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基于此,如果让我在“人生本苦”和“人生本乐”两种关于人生的看法上做选择,我会更偏向于“人生本苦”。然而可喜的是“苦痛”背后依然有一群一面哭泣一年追求的人,从他们身上,我又看到了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而这也正是处于这个时代的社会上的每个个体该学习的。


      王国维先生在《红楼梦评论》中提到:“人生之苦痛在于有欲”,有“欲”则有“求”,一个有欲有求的人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到达自己的理想彼岸,大抵免不了为次而惴惴不安,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会或多或少会感到痛苦,这又与《孟子•告子下》中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点很相似,从中大致可以得出他们的一个共同观点——生于忧患、痛苦中的人往往都是有追求的人,而那些有追求的人又免不了会在人生的路途上哭泣,有欲有求则有苦有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