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困扰了我好久了,起码有几个月了,刚好你有缘看到了这篇文章,帮我出出主意怎么样?
你问我在纠结的是什么?是选松下还是选方太?是选传统的嵌入式还是选新型的水槽洗碗机?是选日货还是选国货?别天真了,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国货日货之分,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这些都不是我纠结的问题。我其实是在纠结,到底要买还是不要买?
为什么我会有想要买一台洗碗机的念头呢?其实所有的家务运动中,洗碗算是我最有兴趣的项目了。在我的一番整治下,把烹饪过后被搞的如核爆试验场一般凌乱的厨房变得灶台清洁、杯盘明亮、井井有条、女儿夸勤劳、老婆开口笑,这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啊,简直让人生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了有木有啊?只是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想,如果把每天花在清洁厨房上的时间都用来看书学习写文章,恐怕我就不用每次都踩着deadline交作业了(现在是2017年7月14日星期五下午七点零六分,我才刚刚开个头,真令人沮丧)……我到底要不要花钱买一台机器来代替我的双手去工作呢?
突然一道灵光乍现,犹如一记巨雷劈开了我的脑洞,我脑海中蹦出了一个词——递弱代偿!
传说中的”递弱代偿“到底啥意思
自从罗胖在得到音频中把王东岳老师的”递弱代偿“这个假说介绍给我,就好像在我心里种了草,这个原理时不时的就蹦出来自我印证一番。
所谓”递弱代偿“指的是:
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存在度呈一个递减趋势。这就是”递弱“。
随着存在度的递减,后衍物种为了保证自身能够稳定衍存,就会相应地增加和发展自己续存的能力及结构属性,这种现象就是“代偿”。
这个概念的解释实在有点抽象难懂,我试着用我自己的理解来描述一下。
所谓”存在度的递弱“,指的是“不依赖外部条件的独立生存能力越来越弱。”
举个例子说,原始人从进化的角度上来说肯定是不如现代人高级的,但是他在大自然中的独立生存能力却比现代人要强得多:没有火也没有“饿了么”,还是可以茹毛饮血不耽误吃饱肚子;没有飞机高铁交通完全靠走,也没耽误把种族扩散到全球各个大陆。在一切现代物质条件都不具备的原始社会,人类还是一直繁衍到了今天。但如果把今天的人们再次突然丢回大自然,想象一下你的老板被你遗弃在原始森林深处,恐怕他全须全尾重返文明的概率会很小,你就完全可以放心去开个庆祝Party了。这就是说,随着事物逐渐发展进化变得越来越高级,它对外部条件的依赖度也就越来越高,而如果没有了这些外部条件,它能够独立存在下去的能力就越来越弱。
而所谓“代偿”,就相对好理解,再举个例子说,为了买一部iPhone9plus52吋双卡双待版,我割了左肾卖掉,这个时候我不会死,因为单独靠一个右肾也还能再活几年。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做一个64排128层螺旋CT检查就会发现,我的右肾比原来更大更强壮了。当他的兄弟变成一部手机而无法再分担过滤的工作之后,他一个肾勇挑重担把原来兄弟俩干的活都扛起来了,并且把自己变得更强大以应对更繁重的工作压力。这就是“代偿”。
代偿不是修复,而是代为偿还,是右肾替左肾扛下了双肾该干的活,而不是把他的兄弟左肾复活。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递弱代偿”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随着万事万物一系演化,递弱代偿的效应其实是把一个功能全面但效能不高的综合性小白逐渐塑造成了一个功能残缺但术业有专攻的某方面专家。
因为一个个体的能量或资源有限,最原始的资源状态是平均分布的,经过功能残化之后,原本被分配在残化掉的功能上的资源被重新分配给了续存下来的功能,于是这个被保留下来的功能就会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发展得越来越强大,而那些被残化掉的功能就会越来越弱,只有通过与其他个体的互助协作来获得弥补。
所以越高级的个体对外界条件的依存度就越高,因为发展得越高级,保留下来的功能越强大,但同时被残化掉的功能也越来越弱,弱到已经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只能依赖外部条件来替代。而同时自己的强项又是别的个体的弱项,于是自己又成为了他人所依赖的外部条件。于是我的强项会吸引他人用我的弱项所需要的功能来交换,间接达到了“代偿”的效果。
也就是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化,个体会变得越来越术业有专攻,强项越强的同时弱项越弱,越来越需要与其他人互补,分工合作也会越来越紧密,越来越无法离群索居。我会更加需要别人,正如同别人越发需要我,而孤胆英雄将越来越难以活下去。
生活中的“递弱代偿”
这种例子其实很多啦。
比如说,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家伙,回想一下我自己文武全才的学生时代,那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几何证明,说得出右手定理,讲得清遗传定律,画得出洋流关系,背得了唐诗三百首,读得懂示波器……如今还剩下些什么呢?刚才把这一段各种名词想出来我都花了小半个小时的时间……我退化了吗?当然没有。相反我已经从一个无法独立生活的学生成长为地产领域的技术负责人,我为公司工作,赚钱养家,承担起各种角色下应尽的责任,我比从前更有价值,我进化了。而已经被我忘光光的那些右手定理、遗传规律之类的东西怎么办呢?需要的话可以问百度也可以找专家,所有我不擅长的事情都可以找到比我厉害一万倍的人来帮助我解决,我需要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技能,就如同他们需要我在地产技术领域的职业素养一样。我的其它知识被残化了,但有了专业技术作为代偿,其实我会生活得更好。
再比如说,五十年前生活在偏远地区的父辈人和当下生活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我们相比,父辈人没有高楼汽车没有移动网络,但他们会春种秋收,会生火做饭,会缝补浆洗;而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与父辈人相比实在算得上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了,但我们吃饭可以叫外卖,打扫可以请保洁,健身可以约教练……我们的生活不需要自己什么都会,只要我们的城市里有外卖小哥,有保洁阿姨,有健身教练,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把生活过的更舒适,我们的工作或投资收入可以代偿这些生活技能的缺失。而同时我们的支付也让外卖小哥、保洁阿姨、健身教练的生活更宽裕,他们的专业技能同样为他们所不具备的能力做了代偿。
所以,我到底该不该买一台松下牌洗碗机呢?
“递弱代偿”在我看来,既是发展的原因,又是进化的结果,是无法忽略的客观规律。
既然“递弱代偿”的原理已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得到印证,成为了一个被我认同的假设,那么我应该做的就是顺应这个假设的逻辑去安排我的生活,不需要在生活技能上对自己求全责备,没必要凡事追求事必躬亲,而应该主动残化不必要的技能,在专业的事情上寻求专业高手的帮助,把资源从那些不擅长的事情上节约下来,投入到致力发展的领域中,让自己的优势特长更加专精。
把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高手去做。对于洗碗这项工作,洗碗机的专业性显然比我高,而我只是个在地产公司搞技术管理的。
所以,我想我已经有答案了。
感谢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