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锅烩(2)

7月4号(哈尔滨)

        小张换成了小李,我们的第二任导游。不知为啥,他让我们叫他‘普金’,简单自我介绍后,在车厢前方拉起几张布制地图,侃侃而谈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不得不说,这种有教具的教学方法还挺管用。大家听得很认真。

        他的普通话像珍珠一样弹到我们扬起的脸上,有一种珠圆玉润的质地……

        哈尔滨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是随着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崛起的,其后几十年里,哈尔滨成为以沙俄为首,日、法、美、英、意等列强盘踞的充满殖民地色彩的国际城市,特别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哈尔滨沦为日本统治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946年4月28日,中国共产党解放了哈尔滨,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从此,哈尔滨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如今的哈尔滨是一座俏丽的城市,奔腾的松花江像一条玉带流过市区向东而去。沿江长堤和马路边上栽种着高高的白杨和婆娑的柳树,一片葱绿;街心花园里百花盛开,五彩缤纷;雄伟秀丽的雕塑随处可见,精巧的凉亭吸引着八方来客。

      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第一站~索菲亚大教堂

        它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俄帝国的随军教堂,1996年11月,该教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围绕着教堂我抬头仰望,领略着那段历史遗留的痕迹。

    中东铁路

        全称‘中国东清铁路’,是沙皇俄国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地区而在中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始建于1897年8月28日,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中东铁路是从俄国赤塔经中国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到达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西伯利亚铁路在中国境内的一段,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今内蒙古境内),东至绥芬河(今黑龙江牡丹江市),南至大连旅顺,呈丁字型,穿越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四个省去。中东铁路由干线和南支线组成,干线全长1514.3公里,南支线全长974.9公里,总投资约3.7亿卢布……

回返路上,有幸遇见演员张国强在拍影片,意外收获。

中央大街

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始建于1900年,被称为‘亚洲第一街’。以俄罗斯建筑风格为主,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体现了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都欧式生活。

两旁白蜡树遮阴蔽日

蜡人老奶奶

俄罗斯小美女

下午3点普金把我们送到哈尔滨火车站。完成了他一天的使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