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白羽
序言/
经典,就是经久不衰的最好看的故事!
庄王没了。
都城临淄,天塌了。
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人群。成群结队的士兵也多了起来,有骑兵,有跑步的。在官兵的带领下,刀在手,戟在肩。
每个主要的街道,每个主要的街口,都有士兵布防。
百姓知道临淄要戒严了。于是住在城里赶紧回,住在城外赶紧出。
恐怖不安气息弥漫在临淄的上空,令胆小的人不寒而栗。
坐在车内,快要出城门的晏子,听到这个消息,震惊的瘫软坐在车上,窒息的马上昏晕。
但是,他马上令驭手驾车回城,直奔崔杼相府。
弑君,这可是大逆不道,诛灭九族。崔子,你太狂了!
早先,晏子预感齐国要出事,庄公要出事,没想到真的出事了,可是以这种方式出现,大出晏子的意料。
晏子不能接受,坚决不能接受。
在晏子的思想中,晏子自小接受的教育里,崔杼这样行为,就是逆臣一个,就是违背礼法的罪臣一个。
崔杼应该千刀万剐。
正直的晏子,碰上了此事,他能心安理得袖手旁观吗?
倘若置之不理,还是那个猛士一样的晏子吗?
别人唯恐躲避不及,未有晏子,直奔祸乱的心脏。
勇哉!晏子!
胆哉!晏婴!
远远望去相府,全副武装的士兵排在两边,相望几里,通往相府的街道,无有一个行人,只有晏子乘车的马蹄声,哒哒哒哒,自远而近。
士兵们看车子,就知道是退避荒野,从前的上大夫晏子来了,没有人上前阻拦,没有人上前喝斥。任由晏子来到崔杼门前。
门内,腥风血雨
门外,风平浪静
然而,门内,腥风血雨已归宁静,门外,风平浪静孕育着更大风浪。
晏子站在门前,仆从胆颤颤问:您要为庄公去死吗?
晏子说: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君主吗?我为什么跟着去死。
仆从赶紧说;那我们赶紧逃走吧,赶快离这个是非之地。
晏子说:难道是我一个人的罪过吗?我为什么要逃?
随从又问:那我们回去吧!
晏子流着泪说:我的君主死了,我还回那里去呢?统治百姓的人,怎么可欺凌百姓,应该主持国政。
做君主臣子的人,怎么可以仅仅为了俸禄?应该奉养国家。
所以若君主为了国家而死,臣子就应该跟着死去;若君主为了国家而逃亡,臣子就应该跟着逃亡。
如果君主是为了自己而死,为了自己逃亡,那么除了他最亲近喜爱的人,谁还能为了他而死?怎么能为他而逃亡?
如果我死了,那我死去的理由将归于什么呢?
话刚刚说完,大门开了,崔杼走了出来,一脸杀气,逼视着晏子,恶狠狠地问:你为什么不死?你为什么不死?
晏子直视着崔杼,郎声说:祸乱开始时我不在场,祸乱结束时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死?
况且我听说,认为逃亡是高尚品德的人是不选保存君主的,认为死亡是道义的人是不足以建功业的。
我不是君主的婢女
他上吊我也要跟着上吊
我不是君主的奴隶
他碰死我也得碰死。
晏子说完,就挽起左臂,脱掉帽子,坐在地上。抱起庄公的尸体,枕在自己的腿上,放声痛哭,泪如雨滴。
他想起他服待庄公的六年,每一个场面,每一个情景,就如昨日之光,历历在目。
说实话,庄公每日言霸,每日说勇,但并不是个鲁莽的武夫,每每晏子劝谏,庄公虽然反感,但并末对晏子动之以粗,试之以武。假若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君王,即使长了三头六臂的晏子,也不够庄公砍几次。
想到此,晏子越哭越悲痛,越哭越伤心……
没人劝没人拉,不知晏子哭了多久,才郎郎跄跄站了起来,跳了三下,表示极大哀痛(三踊,即三跳,是春秋向死者跳脚号哭,以示最隆重的哀痛)。
跳完,就走出去。
有人对崔杼说:一定杀了晏子。
崔杼说:他是百姓钦慕仰望的高士,杀了他,失去民心,放了他民心可归。
齐庄公死后,崔杼拥立谁为新的齐王呢?晏子又将何去何从?欲知后事,请大家明天前来。
不见不散!
一一一一未完待续一一一一
重要声明/
古白羽在简书发表的文章,系本人原创。并未在其它平台发表。他人不得侵权,若有侵权,必将追究。
古白羽喜爱中国文化,酷爱中国历史,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中国历史,毕生致力于长篇历史小说创作,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共同繁荣中国文化,而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