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章子怡看了《罗曼蒂克消亡史》。这次,她依然没有让我失望。这是部群戏,她演的小六不再像玉娇龙、宫二那样挑大梁,但依然让人过目不忘。
她穿着旗袍一出场,就演出了旧上海滩的风情和浮夸。从一切该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的花痴,到任人蹂躏的性奴,她的眼睛里总是燃着一团火,一开始是炙人的明火,后来变成了冷冷的焰。就是这种眼神,将她区别于任何一个穿旗袍的女子。那么精致的一张脸,那么纤细的身段,却让隔着屏幕的人也能感受到,这是个狠角色。
看见这个熟悉的章子怡,我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当众人都在称赞她做母亲后成了女儿奴,变得越来越温柔后,她并没有丢掉在事业上的进取心。除去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她依然是那个横冲直撞,想要的东西就豁出了命去追求的演员章子怡。
从19岁步入影坛开始,章子怡身上就没离开过是非二字。所谓人红是非多,可她身上的是非多不仅仅是因为她红,更是因为她挑战了人们对一个女演员的固定审美。
中国人对一个女人的终极赞美,离不开优雅、从容之类的词语。可章子怡这样的狠角色,事事都站在传统审美的对面。
世俗说要姿态好看,她偏偏要用力过猛。世俗说要顺其自然,她偏偏要苦心经营。20多岁的章子怡,就像一头生机勃勃的小兽闯进了名利场,她就是要演最引人瞩目的电影,要做全中国最红的明星,要和最优秀的男人谈恋爱。这样的野心勃勃,同时又这样的理直气壮,难免让习惯了低调的世人犯了尴尬症,看不惯这样的女人。
不独是章子怡,任何一个把野心写在脸上的女人都容易招惹非议。
章子怡的前辈刘晓庆,是一辈子都活在风口浪尖的人物,从来都拒绝所谓要从容优雅地老去。刘晓庆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不敢”这两个字,做过演员,出过书,经过商,蹲过监狱。出来后从龙套做起,人生从来不怕重来。
“严肃八卦”的萝贝贝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刘晓庆的文章,文章说:没人敢像她那样,眼里闪着野心,嘴里说着野心,笔下写着野心。
章子怡曾经的闺密邓文迪,也是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据传她在参加酒会时故意把红酒泼在传媒大王默多克的身上,借此主动出击搞定了对方,后来虽以离婚收场,却也得到了过亿身家和资源。
而后,邓文迪更是以一则八卦新闻而备受关注。她以48岁的年龄和21岁的男模谈恋爱。两人身着泳衣在海边漫步,谩骂的人比羡慕的人还要多。邓文迪也许委屈,她又没做什么伤害他人的事,怎么就有这么多不相干的人骂她?
她们不知道,在奉行低调谨慎的男权社会,她们的存在,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冒犯。
野心在我国从来都不是一个褒义词,当野心和女人挂钩时,更是成了彻头彻尾的贬义词。一个女人最好是毫无野心,如果一定要有,那也得藏着掖着。按照传统的观念,像刘晓庆她们,公然宣称要名要利,这还像个女人吗!
这样的女人,铁定是不讨“直男癌”欢心的。我有个从事文化事业的编辑朋友,提起章子怡刘晓庆就连连摇头,说她们都是负面人物,理由是欲望太强烈了。
What?就因为人家对欲望不遮不掩的,就成了负面人物?男人们我不予置评,让我看不懂的是某些女人。身为同类,她们总是对此类女人充满了憎恶,认为一个女人就应该云淡风轻岁月静好,活得那么用力干吗呢,姿态也太难看了点——这从心底散发出的恶意让人不禁打冷战,你不用力就算了,非得让全世界的女人像你一样吗?
令我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人意识到“女人不能有野心”是一种桎梏。读过一篇关于章子怡生育前后的对比文章,盛赞现在的章子怡温柔且有力量,不少女性读者反驳说,温柔是一种美,野心勃勃何尝不是另一种美,为什么一定要觉得温柔就比野心更美呢?
女人本来就不应该只有一种样子,也不应该只有一种选择。你有权以任何一种方式度过一生,只要你自己喜欢,旁人无权指手画脚,你也无需对旁人指手画脚。
活在过去的女人们,还在幻想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活在现代的女人们,却早已经学会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取。
女人们,提起勇气,潇洒无畏地过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