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于1915年出版,由国学大师辜鸿铭的一系列英文论文结集而成,是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早期代表作品。辜鸿铭在书中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对比,指出中国人同时具备深刻、博大、简朴和灵性四种美德并主张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解决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造。辜鸿铭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热衷向西方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时西方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此书力图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出版后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被译为多种语言并多次再版。1915年欧洲正陷一战的泥潭,仿佛大厦将倾,西方几百年来第一次对自身文化产生集体性的反思,德国因为本书掀起了数十年的辜鸿铭热。
此书通过“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女人”,“中国语言”,“约翰在中国”,“一个大汉学家”,“中国学”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的精神。老先生通过许多例子和对比深入剖析了中国人的精神。 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掩卷之余,被满篇的金句警句所吸引,当然,囿于时局与个人主观意志,不乏有迂腐之见,但就有亡国之虞的名士,敢于大声疾呼,盛赞中国人,盛赞中国文化,与鲁迅先生的“汉字不除,中国必亡!”的言论,与留学归来的莘莘学子们崇洋媚外进行坚决的抗衡,实属难能可贵!今日之中国,因其崛起与强大,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已爆棚,然其在积贫积弱,满目疮痍,中国人被列强视为草芥的旧中国,老先生却如此高调的赞美中国人:“在真正的中国式人性中,可以说,有着从容、冷静、练达的特点,就像你评价一块经过优良锻造的金属。甚至于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身体上或者道德上的不完整,即使无法挽回,也至少会被他温顺的品格所弥补。
辜鸿铭先生生活的时代,正是我们国人所最不愿意去回首的时期。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愚昧,朽木不可雕。拿起这本《中国人的精神》,便是想了解下,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果真如我们现在所言,自大到不知天高地厚吗?看完辜老写的这本书,才明白,当时的人们,思考的深度一点都不见得比我们现在低,虽然受限于时代,但是仍然能在这样的文字中读到完整的逻辑,对中国人精神的解释,辜老的写作手法也相当的老练,可能是沿袭了八股文的文风,非常的有逻辑和说服力。在辜老看来,中国人的精神,便是因为具备良民的信仰。也就是我们都相信人性本善,相信仁慈的力量。虽然良民这个词不太好听。在资本横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还能继续秉承这种精神,真诚,守信和忠诚。《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吴家,秉承的也是诚信的法则,想来的确是那个年代大家都认同和付诸实践去遵守的法则。
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的,但愚蠢中没有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没有狠毒。我实际上想说的是,即使真正的中国人在身体、心灵和性格有缺点,也不会让你厌恶。你会发现,一个真正的旧式中国人很少令人厌恶,甚至最低等的阶层也是如此。”同时他大谈中国人与日本人的不同:“我曾在某处读到过一位外国人的文章,他在中日两个国家都住过。他说,一个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喜欢中国人。我不知道他在这里对日本人的判断是不是真实,但是,我认为,你们所有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赞同他对中国人的评价。
辜鸿铭先生认为评估文明的价值不能仅关注表象,只看可用物质衡量的一面,而更应探讨人性,探讨灵魂的精神层面的价值。辜鸿铭告诉我们人性对社会文明的重要性。其实,辜鸿铭认为的中国人深沉、博大的和纯朴,还有灵敏,也确实反映出传统中国人的特质,这种中国人中国文明的特质是一种潜在的微妙的民族性以及民族精神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深入骨髓的东西,也许有些现在已经慢慢消失或变化了,但华民族的精神本质。而每个中国人只有对优秀的中国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才能吸纳和保持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文明的传承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内动力,一种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要出分外惨痛的代价。辜鸿铭是一个狂放的人,但他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一个中国人最后拥有的资产。而这“资产”,就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我国在21世纪的崛起,实现中国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民族精神因其继承性、延续性和永恒性进而成为了信仰。无论什么时候,中国人从来没有舍弃英雄主义和家国情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举国上下大联欢,盛世如您所愿,十里长街,万里长空。无数民族英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推动了一个民族的前进。民族精神是被本民族成员广泛认同,共同拥有,成为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们心灵和生活中的纽带,以超越时空的力量,不分地域、职业、性别和年龄,把民族成员牢牢凝聚在一起,成为他们奋发进取的强大内在动力。
实践和历史告诉我们,东方文明是璀璨的珍珠,有着如此丰富的价值。经历了时间打磨的古老的东方文明是时间沉淀出的瑰宝,也是值得我们始终学习和借鉴的珍宝。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东方文明中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在时代的钢铁洪流中继续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