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一场换手机的对话,引发了我对大数据的思考。
他:“你说我是换苹果手机还是换华为手机呢?”
我:“以前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很多东西不通用的,你如果想放弃你的手游从头玩起,你可以换苹果手机,我不清楚鸿蒙系统如何。”
他:”嗯,那还是华为吧。而且我担心苹果手机杀熟。“
我来了兴趣:”那我们来比比。“
掏出各自手机,就对比了两个APP京东和美团,一番比较下来,京东价格没有差别,美团酒店确实是苹果的比华为的价格贵。对话到此结束,我也确定这大数据在某些地方是真坑。
各种APP都在这么操作:视频软件——推荐的都是跟你以往收看过的同类型的剧;新闻软件——推荐的都是你平时常看的新闻类型;抖音——杀时间浪费生命,都是根据你在视频上停留时间来给你推荐同款的;购物软件——根据你的浏览记录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商品。我想最干净除了工具型APP,可能就是12306、中国移动和游戏软件了!
活在这样无边界的同质信息里,停滞不前,该有多崩溃。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发觉,每天看着同样的视频、新闻、趣事,觉得可以随时随地看自己喜欢的,多自由,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东西,屏蔽了可以不断成长的机会。
以前看过一个建议,一定要去看自己不喜欢看的书,这样你才能看到不一样的观点和知识,你才能扩大你的知识面。只看你喜欢的,就停下了脚步,就像之前的造梦师,让你停留在你最幸福的梦里,完全想不到这并不是现实,然后生命被收割。多么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