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 《幽微的人性》之二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的《幽微的人性》。

李教授因为是专门研究犯罪心理问题, 所以她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角度较为特别。一般人们认为健全的家庭,孩子就很少出事。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表明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教育的机会也错过了,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其中家庭教育的理念极为重要。 李教授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的六个理念。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时期。人在幼年时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变成泡影。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其弱小和被动决定其一切是成人造成的。客观的讲,扶养人对被扶养人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所以孩子的问题看似是孩子自己的原因,其实是父母行为的反应和结果。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所以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也就是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第四,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纵观历史,绝大多数被人们敬佩和记住的成功者,一定是有着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们有责任感,同情心博爱,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与人合作。责任自治合作付出的均为人的性格,不属于智力的范畴,和孩子的分数、所读的学校是否是重点学校没有关系。

第五,对子女的爱护,其前提是尊尊重家长,要知道儿童和生命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我们成年人给予孩子生命,给与他们成长所需要的物资,但孩子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

第六,改变孩子的行为必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大人们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意识的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