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是每个人的必需技能。
总会有这么一些人,别人吃饭的时候他在学习,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在学习,起得比别人早,睡得比别人晚,好像不管什么时候看到他,他都在学习,但是一到考试,他的成绩总是差强人意。
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他们太笨了吧,没有学习的天赋。
郭沫若曾经说过: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并不都是天资高,有许多天资差的人经过勤学苦练也做出了很好的成就。所以说,所谓的“笨”、“没有天赋”都不是学不好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他们只是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已。学习并不光是拼时间就行,没有科学的方法,花再多的时间也只是浪费而已。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让你学得更快,记得更牢,让学习事半功倍。
那你肯定会问:有哪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呢?《学习之道》这本书里就提供了一些很实用、可操作性很强的学习方法和小技巧,不管学习哪个领域的知识都适用。
下面,我就从构建组块、培养专注力、提高记忆力这三个方面,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有哪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聊下第一个方法:构建组块。
构建组块
什么是组块?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
书中举了个例子。20世纪初,德国研究者阿尔弗雷德*瓦格纳归纳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瓦格纳一边分析地图,一边思考他在研究探索中收集到的信息。突然间,他意识到,不同的大陆块可以像拼图一样拼合起来。不同大陆块之间岩石和化石存在的相似性更增加了说服力。瓦格纳把这些线索拼凑起来,然后,很久以前曾集合各大陆于一身的古大陆就出现在眼前了。 沧海桑田,古大陆崩裂,碎片四处漂移,最终形成了今天被大洋分隔的各个大陆板块——大陆漂移!
这个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就类似于把一棵棵的树木组合成一片片的小树林,再联合成一片大森林。把要处理的信息构成组块,可以使大脑更高效地运转,因为这样就不必纠缠于所有微观的基础信息了。比如说,围棋高手和普通的围棋选手的区别就是围棋高手的组块能力——他们的脑中都是一个个的棋谱,而普通的围棋选手脑中基本是一个个的棋子。
那么,我们有什么方法来构建组块呢?
简单回想,试着关上书回忆要点,是促进组块形成的最好办法之一。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很喜欢划线,划重点,但其实这个做法不仅会效率低下,而且还会被误导。我们划线了,大脑就会认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划线的内容,其实只是手在动而已。
正确的做法是:在做标记之前,先训练自己去找主要观点,并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哪怕只一句话,甚至几个字,效果都比单纯划线要好得多。这个就是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主动去获取知识,从而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时间。
同理,我们以前做作业的时候,老师都要求我们做完了之后再去对答案,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内容在你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自我测试,或者考试,也是回想的一种方法。
要构建组块,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隔几分钟就看看手机玩玩电脑是不可能构建组块的,因为大脑根本没有真正地专注于此。因此,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下如何培养专注力。
培养专注力
想一想,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周末早上起来,好不容易把自己收拾妥当,吃完早餐做到电脑前,准备执行这一天的计划:周一的数学作业要交了,语文老师布置的作文该动笔了,化学实验要写报告了。
你翻开数学书,想着一堆看不懂的公式和图表,头就开始疼了。然后想着“是不是有朋友给我发信息了?微博上又有什么热搜?我还是看下公众号文章吧,待会再来做题……然后,两个小时过去了,数学作业还是一个字没动。
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状,而拖延症是因为你的注意力分散了,没有集中在你该集中的任务上,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培养专注力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专注力呢?
如果你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那么能让你在短时间里专注于一项工作的小工具会让你受益匪浅。
这里介绍一个很好用的培养专注力的方法,叫“番茄工作法”。具体方法是这样的:专注学习25分钟,休息5分钟,再进行下一个25分钟。如果觉得25分钟比较难坚持,可以改为15分钟、10分钟甚至5分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后面再慢慢延长时间。把大任务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用一个番茄钟来完成,这样你会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慢慢地就会乐在其中,体会到心流的乐趣,拖延症慢慢地也就治好了。
另外,要想把专注持续下去,可以承诺完成多少个番茄钟,就给自己一个奖励,让自己的大脑开始期待这个奖励。比如说,完成一个阶段的任务后吃一顿期待已久的大餐,或者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这也是所谓的“正反馈”,而这种正反馈能让你坚持下去。
还有一个逼自己专注完成任务的小方法,就是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相互激励,相互监督,比如说现在很流行的各种“打卡群”,什么“健身打卡”“早起打卡”“阅读打卡”等等,大家都有着同样的任务,这种上进的氛围能帮助你不忘初心。
学会了如何构建组块、如何培养专注力,我们应该还有共同的烦恼——遗忘:你是不是会发现,早上背了50个单词,到了下午就感觉记得的没几个了,更别说过两天了,基本都忘光了,跟没学过一样;读过的书,几天没看,再翻的时候突然惊觉书里还讲过这个吗?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记的更多、记的更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下:如何提高记忆力。
提高记忆力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主要的记忆系统: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是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根据现在的研究,工作记忆一次性最多只能容纳四个组块。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杂技演员抛球,四个组块就是抛到空中的四个球,如果多于四个,多余的球就会落到地上。类似的,多于四个组块的内容,我们的大脑就会倾向于遗忘。
相反,长期记忆就相当于仓库了。东西一旦存放,它们就一直待在那儿了。但是这件仓库太大了,可以存放的东西可以说浩如烟海,存放在那里的东西很容易因为埋得太深找不着了。所以第一次把信息存放进去的时候,要时不时回去看看,以保证以后需要的时候能找着它。
有个方法叫“间隔重复”,也就是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最开始的时候最好是24小时之内回顾一次,后面2-3天回顾一次,再之后几周一次,几个月一次,最终你就可以不必再和遗忘作斗争。
记忆也是有技巧的。相对枯燥的数字、公式,人的大脑对有形的图像记忆会更强烈。比如记忆牛顿第二定律:F=ma。把F代表flying(飞翔),m代表mule(骡子),至于a,可以想象成“啊”,在脑中想象一只飞翔的骡子,这个公式是不是就很好记,而且保证不会忘呢?
创建意群也是记忆的一个关键点,它能简化学习的内容。打个简单的比方,“1314520”本来是一组无意义的数字,但是如果我们给它创造一个意义,理解成“一生一世我爱你”,应该永远都不会忘了。
关于记忆方法,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记忆宫殿”法、比喻或类比法、讲故事法等等。这里我讲一个大家可能会忽视的方法——肌肉记忆法。
“肌肉记忆”,这个词可能用在体育运动上比较多,比如打球、跳舞,不断去重复刻意练习,让肢体掌握固定的运动轨迹,从而形成惯性。
其实头脑记忆也是一样的道理,很多时候我们把内容手写在纸上有助于强化记忆。例如,我们做数学题解方程式,一开始完全没有思路,但是慢慢地,随着你把思考的东西在纸上呈现出来,最后发现解题思路神奇地出现了;在比如背诵诗词或文章,用手抄虽然慢,但是记的更快更牢固。所以多动手去写,是可以带动头脑思考的。
另外,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记忆力和整体学习能力大幅提升,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体育锻炼,因为锻炼似乎有助于促进记忆力相关脑区中新神经元的形成。这也是肌肉记忆的一个方面。
学习,并不是靠天赋靠智商,了解了大脑的运作原理,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你也可以在任何领域脱颖而出。
总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下,我们一共聊了三个学习方法和技巧。
构建组块: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遇到的概念都是散乱、杂乱无章的,就像一个个散的拼图,而构建组块就是帮助你利用意义,将信息碎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画面的图像,这是一种心智上的飞跃。这种新的逻辑整体更便于让我们记住组块所包含的信息。
培养专注力:拖延是专注的敌人,要培养专注力首先就要克服拖延,将任务分解,换个环境、排除干扰,利用番茄工作法,请别人监督,都是逼自己专注的好方法。
提高记忆力:我们在记忆时要学会间隔重复,而肌肉记忆是一种很好地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古人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学习并不是坐在书桌边埋头苦读,抓耳挠腮,而是有方法有技巧的,要巧读书,而不是死读书。
《学习之道》中的这些方法和技巧简单而实用,只要你能够掌握并运用,就能让学习充满乐趣,让你不再痛苦。
其实除了学习知识,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都存在这个同样的道理——你只有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巧,在解决问题时才会如鱼得水。
所以说,科学的方法将会带你驶入成功的快车道,助你登上成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