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能力配得上你的野心么?(误判心理学之八——艳羡/妒忌倾向)

误判心理学之八——艳羡/妒忌倾向

方案一:其他人奖金20000,你的奖金15000;方案二:其他人奖金12000,你的奖金10000。

你会选择哪个方案?

你以为会选择钱多的么?那只有在当假设人都是纯理性的时候。人都会忌妒,理所当然,方案二成了最优选择。

如果某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经常挨饿,那么这个物种的成员在看到食物时,就会产生占有的冲动。如果被看到的食物实际上已经被同物种的另外一个成员占有,那么两个成员之间就往往会出现冲突。**这可能就是深深扎根在人类本性中的艳羡/妒忌倾向的进化起源。



从古至今,不同文化普遍都在宣扬艳羡/妒忌的邪恶,如何引起仇恨和伤害。摩西诫律更是明令禁止妒忌。

在现代世界中,妒忌也是随处可见。很多组织为了抑制由妒忌引起的混乱,采取相对的平均主义。例如,同一个商业组织里,职位相当的人给的薪水是基本一致的,而不管各自对这个组织的贡献有多大差别。

然而,妒忌对世界的推动作用很大。但心理学教科书却很少提及,大多数人在公共场合下也会避开承认自己有妒忌的心理。

** 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妒忌。——巴菲特**


这就是忌妒的两面性,那如何让忌妒成为推动自己前进的正能量呢?

要正视自己的欲望,让忌妒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时刻鞭策自己、警醒自己。

要和过去的自己比,每一天都要比前一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

要和高手比,找到并承认自己的不足,找到进步的方向。

要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笃信那些好的东西,是从那些更强大的人身上获得的,感谢那些强大的人,让妒忌转化为感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