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樂编辑 推荐的第 2 本书】
身边的朋友出国公干旅行,都会不约而同地带上几包泡面。这很让我不解:既然下定决心要体验异域风情,接受当地美食自然是必修的一课,人在他国却要靠泡面度日,旅行变成这样还不如踏踏实实宅在家里。
然而,不久前在土耳其的一趟长差,却让我知道了这一做法的正确。在体验了三天用土豆、豆角、茄子炖成的“土国大餐”之后,我不得已敲开了同事的房门,从他备用的粮袋里摸出一包泡面。待到一碗久违的汤料下肚、两枚白嫩的荷包蛋打底,那烦躁的心情才真正平复下来。
中国菜独步天下,虽说法国、意大利也以美食自傲,但在中国人的眼中还是差着些许火候。而我们自幼让中国菜调理出的中国胃,更是对中国的食物有着根深蒂固的执着。看看电视和网络,美食类节目经常是排在热播榜的前列,而这些节目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当然是《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一片,只有两季16集,却引起了江南江北对中国菜最热烈的共鸣。因为它触碰的,是中国人对味道最本真的记忆。所以,当该片的总导演陈晓卿的专栏文集《至味在人间》出版上市,自然要找来一本藏在家里,待馋瘾发作时,狠狠看上一眼。
平日阅读,会不自觉地偏爱一些电视或电影人所写的书籍。也许是长年接受视听语言打磨的缘故,他们的文字往往会有一种画面感,把你带入其中。陈晓卿,摄影专业出身,又在纪录片一行里摸爬滚打多年,他的笔下更会如此。
在他的书中,你会时常看到一幅幅生猛鲜活的烹炒场景,一如在《舌尖上的中国》中所剪裁出的一帧帧画面。像他写老家安徽的小吃SA汤:
坐在土菜馆里,窗外的背景是面无表情的上班车流,寒风中,伙计在大碗中磕了一个鸡蛋,长筷子打碎,迅即从锅里舀出一勺滚汤,徐徐倒进碗中,蛋花焰火般散开……所谓的SA汤实际上是鸡骨架吊出来的,平民食品,小火慢煨,出锅时采用胡椒轰炸,滚烫的一碗下肚,用老家话说,“出一头汗”,这是我们那方人对美食极致的注解,正如此刻的我,酣畅!
又像,他关于猪油的一段记录,会让儿时的记忆瞬间冲击着我们的味蕾。
每过一段时间,父母就会炼猪油。白花花的生猪油(板油),在锅底慢慢融化,溢出清亮的油汁,板油块也慢慢变得焦黄,漂浮在油液中轻轻游动……这时候,把它捞出,拌上白糖,虽然有些烫,但美味无比。
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吃饭愿意聚在一起,除了品尝食物之外,还要有话题可谈。有时候一桌饭吃完了,桌上的人还会聊上几个钟头。所以,在中国品美食,除了要对食物有所挑剔,还要讲究一个氛围,称为“圈子”。彼此话不投机,即使面对一桌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蜡;酒逢知己,哪怕豆干配着花生米,也能咂出金华火腿的味儿来。
自称为“吃货”的陈晓卿,当然也有他的圈子,其名曰“老男人局”。饭局上出入的都是陈晓卿在北京文化圈里的“酒肉朋友”。像《读库》的主编“老六”张立宪、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王小峰、作家杨葵、还有人生彪悍的不需要解释的罗永浩……
许是在饭桌上被挤兑久了,陈晓卿便要在书里把这几位的故事也记上一笔。
如写“三表”王小峰,陈晓卿几次请他领路去其朋友开的私房菜吃饭,但每每得到这样的回应:
我哭着喊着要去,但三表每次都看着我,然后摇摇头:“你们电视台的,太没文化,那地方不适合你……”靠,吃饭看单位,还有这等事?
又如,“老六”张立宪,在外人眼里会有些沉默寡言,但在陈晓卿这儿却是另一番情形:
我的朋友老六是个话痨。每次老男人局喝酒,他讲的话都在一万五千字以上,这也是他编辑《读库》的入门级投稿标准。
不得不说,看惯了这些老男人的文字,会觉得总在思考人生的他们,生活中也是同样严肃正经。但没想到,平日里他们还有这样的性情。
往常看写美食的文章多了,心里也会有点嫉妒和不甘,因为文章里作者写得再活色生香,你我终究还是无法一快朵颐。陈晓卿就厚道得多,身为“扫街嘴”的他并不藏私,在书里大大方方地为我们提供了一张京城的美食地图。
如,白云观前街的金碧火锅、贾三包子,天宁寺西里的花亭湖徽菜馆,甘家口商场背后的柴氏牛肉面,当然还有他青眼有加的翠清小店……
而在地图之外,混迹饮食江湖多年的陈晓卿还会把餐饮业里的诸般门道透露一二。像,每家菜馆的食单上都会藏着一二道“潜伏菜”;到外地游玩时,一定要略过“特色菜”,直奔当地的“口味菜”,等等。
说起来,看着陈晓卿的文字,我会不禁疑问:为何饮食的魅力如此之大,竟让一辈又一辈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也是在这本书中,同为老饕的“沈爷”沈宏非给出了答案:
“为什么他的嘴里常含口水?
因为他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