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敬老月” 之笔绘就老年友好社会新图景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稳步推进,如何让亿万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成为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2025 年全国 “敬老月” 活动将于 10 月 10 日至 31 日如期开展,以 “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建老年友好社会” 为主题,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统筹部署。这场为期 22 天的活动,并非简单的 “节日式关怀”,而是以精准化、多元化、法治化服务为支撑,为老年友好社会建设注入的 “强心剂”,彰显了国家对老龄工作的重视与对老年人权益的守护。

聚焦特殊群体,织密养老保障 “兜底网”,是此次活动的首要着力点。活动精准锚定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等老年人的 “急难愁盼”,依托 “探访关爱” 等基本养老服务项目,通过上门慰问、物资帮扶、生活照料等举措,将温暖直送最需要的群体身边。同时,充分激活基层老年协会的 “邻里互助” 效能,以 “老帮老、邻帮邻” 的灵活模式,弥补家庭照护缺位与公共服务覆盖的 “最后一米”。尤为特殊的是,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开展的 “情暖老兵” 公益活动,既以尊崇之心致敬革命先辈,也让老兵群体感受到专属关怀,将 “敬老” 与 “爱国” 情怀深度融合,让养老保障既有温度,更有厚度。

丰富服务供给,满足老年生活 “多元需”,体现了活动对老年人美好生活向往的精准回应。老年人的需求从不是单一的 “物质保障”,而是涵盖健康、精神、便利的全方位诉求。此次活动既推进健康促进行动,通过体检筛查、健康讲座、康复指导等,为老年人筑起 “健康防线”;也深耕精神文化领域,以书画展览、文艺汇演、兴趣课堂等活动,填补老年人精神空白,让晚年生活更有 “滋味”。更值得关注的是 “广电惠民金秋行动”—— 为老年人提供有线电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看似细微的举措,却精准破解了部分老年人 “用网难、收视贵” 的困境,让科技红利与公共服务真正 “适老”,实现 “物质关怀” 与 “精神滋养” 的双重覆盖。

强化权益护航,筑牢晚年安全 “防护盾”,彰显了活动对老年人权益保障的长远考量。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老年人面临的电信网络诈骗、权益纠纷等风险日益凸显。此次活动以 “法治 + 宣传” 为双抓手,构建起全方位防护体系:一方面,通过 “法律服务助老护老” 行动,组织律师、公证行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遗嘱公证等服务,让老年人在权益受损时 “有法可依、有处可寻”;另一方面,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力度,通过社区宣讲、案例警示、风险预警等形式,提升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同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障、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宣传,也帮助老年人明晰自身保障权益,切实守护其 “钱袋子” 与 “生活权”。

“敬老月” 的期限虽短,但孝亲敬老的理念与老年友好的建设永无止境。从特殊群体的 “兜底保障” 到全体老年人的 “多元服务”,从物质层面的 “雪中送炭” 到精神与权益层面的 “锦上添花”,此次活动构建了 “需求导向、多方协同、精准施策” 的养老服务框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生动实践。未来,唯有以 “敬老月” 为起点,推动孝亲敬老从 “活动式” 走向 “常态化”,让尊老爱老成为社会共识与行动自觉,才能真正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时代发展中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