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我的个人博客。
本文讲解如何利用纯原生的CSS
实现响应式布局。
前段时间在freeCodeCamp看到几个响应式布局的案例。这几个案例把原生CSS
实现响应式布局的知识点囊括得比较全面。想着可以总结一下,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文章应该会分为三期,这是第一期。
案例一
案例演示以及源码网址进去以后点击Fork
即可看到源码。
知识点:图片的响应式布局
从上图我们可以观察到,图片的大小可以随页面可视区域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图片并不会超过它的原始大小。这种方案既保证了图片的完整显示,又不至于被放得过大而失真。实现这一功能的CSS
代码其实很简单,让我们来看一看img
标签相关的代码:
//html
<img id="image" src="https://c2.staticflickr.com/4/3689/10613180113_fdf7bcd316_b.jpg" alt "pic from flickr">
//css
img{
max-width: 100%; //关键代码
display: block;
height: auto;
margin: auto;
}
max-width
表示img
标签可以达到的最大宽度,100%
是基于其父级容器元素而言的。一个img
标签,如果我们不对它的长宽进行任何设定,那么它的大小将是它所包含的图片的原始大小。但是加上max-width: 100%
之后表示,img
的宽度将不会超过其容器元素的宽度。这个时候可以分两种情况:
1.容器元素的宽度大于img
图片的原始宽度:此时满足max-width: 100%
,img
将以其图片的原始大小显示。
- 容器元素的宽度小于
img
图片的原始宽度,这个时候会将img
的宽度调整为其容器元素的宽度。
margin: auto
保证img
标签永远在容器元素内居中。
display: block
和height: auto
在本例中其实是不必须的。当你只设定了img
标签的width
和height
中的一个时,图片会自动按比例的缩小或放大。
案例二
案例演示以及源码网址进去以后点击Fork
即可看到源码。
知识点:CSS3 新增单位 vw、vh、vmin、vmax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我们怎么改变视窗的大小,首屏内容始终恰好占据整个视窗的大小。我们来看一下这一部分的代码:
//html
<div id="welcome-section" class="intro">
<h1>Hey i'am Mimic</h1>
<p>a web developer</p>
</div>
//css
.intro {
background: #e0ebe8;
height: 55vh; //关键代码
padding-top: 45vh; //关键代码
}
这其中就用到了css
的新增单位vh
。vh
是一个表示浏览器视窗高度的单位,所谓视窗,就是浏览器用来真正显示内容的区域,不包括工具栏等。1vh
表示视窗高度的百分之一,100vh
表示整个视窗的高度。注意,我们这里虽然是使用了百分号的机制,但是书写的时候不用写百分号,只用写数字就好了。在上端代码中,height
和padding-top
加起来正好是100vh
,所以首屏内容恰好占据整个视窗的大小。
类似于vh
的新增单位还有vw
、vmin
、vmax
。大家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了解一下。
知识点:媒体查询(@media)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圆形链接随着视窗宽度的缩小在不断改变排列方式,到最后变为了长方形,这其中就用到了媒体查询。我们先看一下这部分的相关代码:
//html
</div>
<a href="https://facebook.com/freecodecamp" target="_blank" class="contact-details">Facebook</a>
<a id='profile-link' href="https://github.com/freecodecamp" target="_blank" class="contact-details">GitHub</a>
<a href="https://twitter.com/freecodecamp" target="_blank" class="contact-details">Twitter</a>
<a href="mailto:example@example.com" class="contact-details">Send a mail</a>
<a href="tel:555-555-5555" class="contact-details">Call me</a>
</div>
//css
.contact-details {
display: inline-block; //关键代码
font-weight: bold;
margin: 0 35px 45px 35px;
list-style-type: none;
border: 2px solid #90C695;
border-radius: 100%;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line-height: 100px;
background: #e0ebe8;
color: #008080;
text-decoration: none;
}
.contact-details:hover {
background: #E4F1FE;
color: green;
}
@media (max-width: 367px) { //关键代码
.contact-details {
border: 2px solid #90C695;
border-radius: 0;
width: 90px;
height: 20px;
padding: 10px;
line-height: normal;
}
}
圆形链接随着视窗宽度的缩小在不断改变排列方式是通过display: inline-block
实现的。inline-block
是一种介于inline
与block
之间的样式。
-
display: inline-block
与display: inline
最大的区别是inline-block
可以设置自己的宽和高,inline
样式不可以。 -
display: inline-block
与display: block
最大的区别是inline-block
元素后面不会自动加上换行符,所以几个inline-block
元素可以排列成一行,而block
元素却不可以。
链接由圆形变为长方形是通过媒体查询实现的,媒体查询的标识符是@media
。而上段代码中@media (max-width: 367px) {css-code}
的含义就是当视窗宽度小于367px
时,执行其代码块中的代码css-code
。
上例只是媒体查询最简单的一种写法,其完整写法应该为:
@media not|only mediatype and (expressions) {
CSS-Code;
}
其中,mediatype
表示媒体类型,有四个可选项:all
表示所有类型,print
表示打印机,screen
表示屏幕(电脑,手机,平板),speech
表示屏幕阅读器。具体用法如下: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width: 480px) {
body {
background-color: lightgreen;
}
}
上例的含义是,当且仅当媒体类型为屏幕,宽度大于480px
时,将body
标签的背景色改为浅绿色。而对于别的媒体类型,比如打印机,则不会生效。更多关于媒体查询的用法,可以参考这个网站。
以上就是第一期的内容,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