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感悟】
这段时间,我的某些感念是有改变了,但是我还是我。我一直思考着,既要懂得别人,而又尊重自己。这个课题很重很难。
若果每个特质就是一个解决方法的话,出来的结果一定是好的吗?我觉得不是,只是我们可以根据这4个特质提供思考的方向,让我们成为有选择的人。
说到应用,我还是未到火候。但是,这个DISC工具让我尝试退后一步,去思考,让自己变得有目标:
D-我的目标是什么;I-我可以调动什么气氛或寻觅可以提供帮助的人;S-我需要协助什么可以让事情有进展;C-让事情细致更合逻辑。
【知识摘要】DISC 21天人际关系训练营 第7课
例子:
背景:I特质高的人遇到一件很想分享的事情,但是不能够作分享;
本质问题:I特质:由于无法分享,感到心情郁闷。
解决办法:调动C特质,无需分享,内心满足(技能掌握)。
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选择的态度和具备的能力,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成熟的人能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理解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的态度的选择留下了空间。
控制自己的行为——强调的是,你可以选择合适DISC行为风格的能力。
DISC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拥有4种行为风格,遇到事情的时候,至少有4种解决方案。
我们永远是有选择的,只要是有选择的就是灵活的,就是资源丰富的,永远不会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一旦把自己当成受害者,你就会有无力感出来。而用好DISC的人,是一个能自我负责的人,Ta能为自己的幸福和成功负全责。
DISC是一种应对这个世界的模式,同时用它来更好地协助我们实现特定角色的功能,和理解相应主题的内容。
例子:我是学员:用D来明确学习目标;用I来想象自己改变后的状态;S来盘点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C来设定校验标准。
D:注意力在哪里,生产力就在哪里。目标要明确、清晰,不能多。
I:调动自己内在想象力,想象自己已经达成目标,得到改变之后的状态,感受那个时候的感觉如何,跟什么人在一起,在做什么事情,用这些的画面感来强化自己的内在感受而得到动力,做好一件事情,需要支持,所以I可以提升内在的动力。
S:外在的动力,用S来善待和组合你的助力,和群组好好沟通,和一起来学习的小伙伴好好沟通,保留好每份学习资料,和同学中已经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成绩的优秀小伙伴们去链接,去共同进步。
C:用C来设定自己学习成果的校验标准,越明确越有力量。
更加具体:在学习多长时间,给什么对象,分享多久,效果如何(改变的行动、追踪和支持、变化结果)。
我是讲师(听课的时候):用D来确定重点;用I来记录故事;用S来做好提示;用C来收集数据和证据。
编(课程内容的设计)→导(课程的运营方案)→演(课程的现场的呈现)
DISC课以学员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准备、设计,
D学员:关注重点,做笔记——讲师要关注重点,整理重点,成为“金句王”
I学员:比较爱听故事、笑话,——讲师要充分准备,成为“故事王”
S学员:感同身受,温馨提示——讲师要感同身受,成为“知心大哥(大姐)”
C学员:究竟条例证据,记数据——讲师要准备佐证,成为“科学家”
结合各种主题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