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说自己幸福呢?
回想自己最近一次觉得幸福是什么时候?对于我来说,我的幸福仍然停留在我的上一段感情中,尽管是我自己提出的分手,尽管我知道我不会再回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上一段感情中,我感受到幸福,并且这种幸福感一直延续着,留存在我心中,在每一次回想的时候都会溢出来,浮上我的嘴角。
我曾经标榜自己很独立,不需要外界的支持一样可以过得很好,我可以一个人看书,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健身,一个人觉得很自由,看书思考让我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一点都不孤单,我可以就这么过下去。的确,一个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好,吃自己爱吃的食物不用考虑别人的喜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无拘无束,简单自在。但是如果你问我,我幸福吗?我可能并不会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
充实≠幸福
看书、学习、健身,我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每天的生活,一步一步地按着计划走,日子过得充实而波澜不惊,我憧憬着未来,想象着自己未来变美、变有钱的日子,这样的愿望支撑着我,激励着我努力在现在的日子里去奋斗,去积累。夜晚来临的时候,我在日子本上画上一个个勾,为自己又朝梦想前进一步而满意。但是,这样的我是幸福的吗?暂时不回答这个问题,我翻开自己的日记本,看到日记本上画叉的日子,我知道画叉的日子让我不幸福。那样的日子可能是晚餐多吃了碳水,没有达到好好维持身材的目标,那样的日子可能是懒散无所事事,没有好好学习的时候。
努力生活是为了避免不幸福,而不是幸福的来源
我安安稳稳的在计划的轨道中行驶只是为了避免自己陷入不幸福的状态,却不能让我真正幸福起来。我只是努力的把幸福指数维持在零点,避免落入负值,而没有将幸福提升至正值。现在很流行的“小确幸”来源于村上春树的散文集,的确,冬日里一杯热可可,穿着高领毛衣的女朋友,这些平凡的小事情能让我们在当下觉得满足惬意,但是这样的幸福太小,存续的时间也太短,我们不可能永远倚靠着这些小确幸来支撑我们,况且,这样的小确幸只能存在特殊的日子里,如果天天如此,很快就厌倦不足以称之为小确幸了。
那么幸福的来源究竟是哪里?
幸福来自于被需要
回想我们最常说自己幸福的时刻在哪里?我想最常见的应该是在婚礼上吧。“我答应你,一定会让你幸福”、“今天,是我最幸福的日子”。这样的话是在每个婚礼现场都会听到的。过去,我对这样的话嗤之以鼻,幸福怎么能靠别人来获取?幸福,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当我回想自己最幸福的时刻,才发现的确,被爱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幸福,那种幸福非常强烈,让我们忍不住说出来,忍不住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很幸福。而在生活的小确幸,虽然让我们当下觉得很惬意,很享受,但是那种感觉不会让我们想说出“我很幸福”。
能让我们觉得说出自己很幸福的时刻是,发现你爱的人也在同样在乎你,发现家人永远在守护你,发现朋友愿与你共进退的时候。我们的幸福仍然来源于与外界的接触中,当我们感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视的时候,我们感觉最幸福。
单身在现在越来越普遍了,很多单身者都已经不觉得这是个问题,甚至是很酷,认为这是一个很自我的生活方式。的确,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甚至是生活变得更加精致,女生可以有更多时间提升自己,自己给自己买包包,更加懂得宠爱自己。包包永远有新款,物质带来的愉悦总是转瞬即逝,感官上的满足也只是暂时的,朋友圈的点赞满足的只是虚荣。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能留存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能力
有一项研究表明,意外会影响我们的幸福指数,但是在意外过后,每个人的幸福之后又会回到他们的平均水平。中彩票能让一个人在瞬间达到一个很高的幸福指数,但是即使是这样,在六个月之后,即使是亿万的钱财也会让他们的幸福指数回落到过去的水平。同样的还有遭遇残疾的人,不幸对一个人的幸福指数的影响也是短期的。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好转,人们却没有比过去更幸福,你没有比你的祖父更幸福,虽然他们总说”你们可比我们那时候幸福多了“,但是只有我们知道我们并没有更幸福,该有的烦恼一样也不会少。
意外对一个人的幸福指数只是暂时的,也印证了《重塑自我,如何成为一个很幸福的人》书中的话,我们的幸福感只有10%来源于现实,剩下的90%都取决与我们看待现实的态度。如何看待现实就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所以我们总想着,当我以后有钱了,我就幸福了;当我以后xxx了,我一定会比现在幸福。其实,当真正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感到有多幸福。或者说,即使幸福也会很短暂。不幸福的人即使达成了自己的愿望也不会有多幸福,而能感知幸福的人即使遭遇了不幸,也还是能活在幸福中。
怎样才能提高幸福的能力呢?
我想应该是有一部分来源于遗传,有些人天生就是乐观,而有些人总是自带忧郁。但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告诉我们,这种能力是可以改变的,他给出的例子是两个双胞胎在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下长大,最后他们的生活却仍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比如娶了相同名字的老婆。然后他指出,尽管有很大的一致性,他们在某些方面还是会有些不同。哪怕平均来说,基因的作用还是更大。(这个例子真的没有让人感到有信心啊)但是,只要有超出基因的实验结果,那就说明,幸福的能力可以后天改变!
创造幸福
也许重复的生活已经让你丧失了感知幸福的能力,那就主动去追寻幸福,如果在你的生活里都没有发现幸福,那你就跳出来,跳出你的适圈,去广阔的世界里寻找。
大多数人类都是风险规避型的,当我们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时,我们就不愿意改变,甚至我们的文化里都在讴歌平凡的日子,呼唤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幸福。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多数人的生活都只是没有不幸,而不是真正幸福。幸福需要我们主动追寻,需要我们去创造,有时候甚至是需要勇气和承担风险。但是去主动追求一个正值的幸福感永远是非常值得的,一次强烈的幸福感会持续很久,会改变我们长期处于零值的幸福指数。就像是女人的生孩子这件事,虽然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但是这种“高峰体验”让她们在生完孩子后变得更加有母爱,更能体会到孩子给她们带去的幸福感。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着这样的体验,哪怕过程可能会痛苦,但是过后却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我们在普通的生活中所体会 不到的。
所以,当我们觉得生活已经过于平淡而没有正值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去做让我们幸福的事情。问问自己,那些事情是真正让你幸福的。了解之后,就勇敢地做,因为,幸福才是我们生活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