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不但可以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朗诵,会让我们对文学(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发生浓厚兴趣,多记、多背了许多精彩文章,也有利于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有人认为朗诵是最简单的表演形式,只要会说话,谁都会朗诵,其实这是对朗诵这门艺术缺乏认识而产生的,朗诵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有声语言的综合艺术表演形式,它是用明亮及根据艺术处理所需要的可控制音量,用清晰正确的读音,配合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用真挚感情把作者书面文字作品变成具有声音美感、视觉美感和情感意境美感的生动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朗诵是集文字学、语言学、音韵学、发声学、形体学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它需要在对作品理解、体会、感悟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语言表演基本技巧和有声语言驾驭能力,把这些体会和感悟准确、生动、鲜明地表达出来,以感动、净化、激励和愉悦听众和朗读者自己。
我们说话时总会把某些特别想强调、想说清楚的词语说得重一点、慢一点,这就是语句中的重音。朗诵语言中如果没有重音,就会让人听不明白作品的内容,也不容易记住作品的要点。严格地说,没有重音,就失去了语言的目的性。
朗诵时的语句重音分为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两大类。
(一)逻辑重音
从语言逻辑来讲,在一个句子里需要特别强调的词语,在朗诵时就要读响、读重、读长或作出与读其他词语不同的特殊处理,从而与整个语句中的其它词语有所区别。这就是语句中逻辑重音。
同样的一句话,逻辑重音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例如:
我(想)起来了(重音在想)
我想(起来)了(重音在起来)
一个句子中不一定只有一个逻辑重音,但也不能重音过多而失去了逻辑重音作为重点提示的作用。通常,作品中的人物(是谁,是什么)、地点(在哪儿)和主要行为(干什么或怎么样)都应该是逻辑重音。如果把作品中的逻辑重音挑选出来,应该基本能够表明作品的主要意思,它们就好像是文章的主题词。
(二)感情重音
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在语句中对某些词语读响、读重、读长或作出与读其它词语不同的特殊处理,这样的重读词语,称为感情重音。这些词语单独挑出来可能不一定像逻辑重音的词语那样有明确的含义,但却可以起到加强语气,使所要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的作用。在逻辑重音前的感情重音则可以使逻辑重音要表达的意思更加明确,且其强调作用更加强烈。
例如:今天真(冷)。 强调了逻辑重音“冷”,让我们明白今天是冷而不是热和暖;如果在“冷”的前面再重读感情重音“真”,变成“今天(真冷)。”则使我们感到寒气逼人,冷的程度极大地增加了。
所以,正确地运用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诵语言更加充满生气,更加感人。朗诵时,首先要把作品的意思说明白,然后再考虑感情色彩的投入。也就是说,感情重音要建立在逻辑重音的基础上;同时二者又不可对立,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朗诵时,逻辑重音往往会和感情重音重叠,二者有着互补性。
重音的处理方法,除了读重、读响、读长以外,也可以采用其它多种特殊的方法。例如突然轻读;突然改变读音速度;拉长音;重音前后突然停顿等等。总之,要与非重音的词语或语句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究竟怎样处理更好,则需要分析、比较、借鉴和反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