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它巨大的杀伤力让全国上下始料未及。经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努力,全国各地区逐步的恢复正常以及武汉的解封,让我们看到了拨云见日的希望。
不过,在我们回顾“举国抗疫”这一伟大事件时,我们也不得不向前看一下我们以后的日子该怎样?
黄山景区开放迎来了人山人海的游客;老字号饭馆的开门营业等来了排队叫号的人群;各地商场销售额的逐步回升,这一切都在述说着人们对于回归正常的迫不及待,繁华的街道与喧嚣的人群离我们越来越近。
消费,这个仿佛消失了2个月的词汇,再次回归到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今天就随便聊聊跟它的回归有密切相关的三件事:1.政府发优惠券;2.涨价;3.失业。
先说一下优惠券,一般企业会了促销或者宣传会发放一些优惠券,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我们日常生活中领悟的基本都是这种。但今天我们说的优惠券是政府发放的各类购物优惠券。
为了鼓励人们快速的回归或超过以往的消费水平,一些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发放了总额不等的优惠券。大家在指定平台实名制领取,然后去买买买,有点“奉旨消费”的意思。其实,目的跟企业发放优惠券一样,就是引导大家多去花钱消费。当然,优惠之后东西也确实便宜了…互利共赢。不同之处呢,有两点:第一,优惠部分的钱是政府出的,财政补贴给企业。第二,优惠券涵盖多个企业,并不会给给一家企业服务。但现实困难在于:第一,政府发放优惠券的能力有限、各不相同,而且政府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免税等优惠政策让政府收入大幅降低,财政支出却在不断增加。这是在透支政府的信用额度,债务压力会不断加大。不管发多少地方债,总有一天是需要偿还的。所以,财政补贴优惠券只能是一次性的短期行为。第二,居民也不傻,若未来没有稳定收入了,再优惠,他也不可能增加消费。
再来看,涨价。餐饮行业复苏之际,网上出现了海底捞、西贝莜面“加价不加量”的消息,后续企业的回应也证实了这点。理由呢,也很简单,我们好难啊~不加钱就完蛋了。猛一看,这没问题啊,人家度过最艰难的时期不应该涨价赚回来一笔么……
对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对于处于经济恢复的中国来说,它可能会导致综合后的错误结果。如果企业普遍加价,这种行为会抑制来之不易的消费恢复,让政府的努力白费。
最后呢,个人失业,很残酷但这是现实。非要证据,看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有史以来公布的最高失业率。疫情造成的冲击是短暂的,但这不意味着失业的阴霾也是短暂的。经济恢复活力,总需要时间…对我们的影响呢,也很直接,那就是将在未来不确定有多久的时间里没有收入……所以,个人消费信心的树立和恢复来之不易。
经济复苏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政府在此次疫情中的作用值得赞扬,下面的道路中不论是企业和个人都应努力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