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问题,好多人都知道要多吃粗粮,可是你真的吃对了吗?
在《吃对食物健康来》书中指出:粗粮与细粮的均衡搭配,是保持我们吃对食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粗粮和细粮各有特色。
粗粮指玉米、小米、黑米、荞麦、燕麦、芝麻等。粗粮中有较多的食物纤维素、B族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等。燕麦麸能够降低血脂、血糖,还可以预防糖尿病。有研究表明,荞麦对糖尿病也有益处,而玉米可以加速肠蠕动,有利于肠道排毒,从而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粗粮中的食物纤维还可以防治老年便秘。黑米可养精提神,黑芝麻可预防衰老等。
像小麦、稻米等因口感好而被称为细粮。不仅口感好,相比于粗粮更容易被身体消化和吸收。大米中,不仅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而且蛋白质含量也高于粗粮。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也要高于粗粮,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
平时吃粮时,应混合食用或轮流食用,这样才能使粗、细粮中的营养成分互相取长补短,满足机体的需要。
一每周吃2~3次粗粮,定期吃一些小米、红薯等食物。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症状的人群,或长期坐办公室,接触电脑较多的人群,都要多吃些粗粮。
粗粮可以与牛奶等副食搭配,以补其不足。还像把粗粮熬制成粥,或与细粮混起来吃,帮助肠胃消化吸收。
不良不是吃越多越好,长期大量进食粗粮,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容易造成对骨骼、心脏、血液等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营养学家建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粗粮的食用量应在10~30克之间。像患有胃肠溃疡及急性胃肠炎的朋友、患有慢性胰腺炎、慢性胃肠炎的病人应该少吃粗粮,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同时蔬菜与水果的搭配同样重要,它们都含有大量水分和丰富的酶类,而且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很低。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某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蔬菜和水果中还常含有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色素等成分。这些物质虽然不是营养素,但却对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维持肠道正常功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类
叶菜类,主要含维生素C、维生素B2、胡萝卜素以及铁、镁等微量元素等。如白菜、菠菜、青菜等。
瓜茄类,主要含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如冬瓜、茄子、西红柿等。
根茎类,主要含淀粉较多,而且还含碘、铜、锰、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如萝卜、大蒜、莲藕、土豆等。
野菜类,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核黄素、叶酸等维生素。
水果类
水果大多都含有维生素、糖类及各种微量元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维生素B含量丰富,此外还含有色素及多种有机酸。
蔬菜和水果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它们的营养成分和含量各具特点。
应经常变换品种,每种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都各有偏重,比如绿色蔬菜中含叶绿素多,而土豆中则含淀粉多;红色的水果含番茄红素多,而黄色的水果含维生素C最为丰富,因此在选择吃蔬菜和水果时,一定要尽量变换品种,搭配食用,并适当配合脂肪、蛋白质等一同进食,这样才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能将其作为每天主食食用,否则会导致身体贫血或出现营养不足,造成免疫力低下,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营养专家建议:主食的摄入还是必需的,蛋白质含量高的鱼、肉及蛋类等也要适当补充,蔬菜的摄入量应多于水果。这些食物相互搭配,才能带给我们充足、全面的营养,保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