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裂缝

2024年的夏天,我裸辞了。

这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一个表面的事实,一个真正的事实,一个表面的原因,一个真正的原因。

但到今天我也没想明白当时我辞职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把当时所有让我辞职的因素列举一下,让大家帮我判断一下是什么原因:

1.三年合同到期了,本身就是跳槽季,我在盘算着公司一定会给我涨工资,但谈绩效时,老板既没提到涨薪,也没提到晋升,还pua我,说我跟研发对接的声音太大。我当时就跟她吵了一架,我的原话是这样的:我是来打工的,公司看的是结果,我和研发吵架的结果是什么?是他们干活更快了,拿到产出了,和我合作过的研发对待设计的态度更严谨了,既然结果是好的,为什么要在意过程。她结结巴巴地说出“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当时我只觉得这人没水平,连pua都编不出来有说服力的话。

2.因为上面这件事,我在脉脉上吐槽,结果被一些中层喷了,他们说来公司就是为老板完成梦想的,自己的想法不重要。我反驳他,我知道是给老板完成梦想,可如果老板说的明显实施不了,为什么还要一叶障目?人怎么可能同时既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工作能力,又能一叶障目?结果对面的网友把我骂的体无完肤。他说自己年薪百万,下班早,年龄小,心里完全不管公司的死活,只想拿钱混日子,嘲笑我的责任感。我感觉到了巨大的耻辱,觉得为什么我还要在这里羞耻的活着。

3.当时看了很多旅行视频,心思已经活络了,非常想出去玩,在工位坐的每一秒都坐立难安。

4.当时整个部门在抄拼多多的低价策略,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当时发生的所有的事情。

后来我复盘,第二个事情对我的打击比较大,我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大公司的人都非常的短视,另外为什么他们那么信任管理层的决策?我感觉按照我的想法,我并不能想明白,我只是在默默等待很多事情的结果。例如,电商的结果,外卖的结果,他们目前不显现,并不代表我讨厌的那些东西不存在。

我在提笔的时候很想客观描述发生的事情,但是一说出口,就带了主观的判断。我觉得电商并没有让商家更赚钱,外卖并没有让生活更方便,他们所做的事情只是把财富更集中了,敛财的本质无法变更。这就是我毕业五年做的事情,帮外卖软件设计商品卡,帮电商平台设计商品卡,商品卡里放优惠字段,骗人们消费。商家看起来是渠道多了,选择多了,但实际上选择更少,因为所有人选择都多的时候,机会又被均等的平分了,最后获利的只有创造这个渠道的人。在我辞职后的一段日子,我又去摆摊,有一天晚上面对一天只有9.9的营业额,我突然想明白,为什么这些大公司并没有正向盈利也能一直存在,因为他们就像这个市集主办方一样,提供平台,他们靠着平台去骗商户,把零售商硬生生的逼成批发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很多商业模式其实都是庞氏骗局,从上到下骗人们跟着我们可以赚钱,其实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如何赚钱,但他们赚钱的方式就是让大家相信他们可以赚到钱,所以世界上很多商业模式归根结底只有两类:1.把财富集中的敛财包装成平台,例如抖音电商,淘宝都是这么做的,靠从商家的微薄利润中获取利益,平台+顶级网红一起打造一个背靠平台可以赚钱的假象,最后少部分人来分割80%的财富;2.本身甚至不盈利,但永远让人们相信它可以赚钱,一层一层的骗取投资,最后就是从最下面的人当中搜刮油水。

包括很多裸辞博主,他们也都是这样,并不知道如何赚钱的人在教大家如何赚钱,因为他们赚钱的方式就是成为搞钱博主教大家如何赚钱,没有人愿意说实话,说赚钱多难,没有人愿意承认赚钱一部分是靠运气,所有人都宁愿相信只是自己没找对路子。

当我想明白这些事情的时候,已经过去五年了。当初只是喜欢设计,认为有一技之长就能生存下去的我,在五年中明白了很多事情。很多曾经相信的事情都裂开了一条缝隙,这个缝隙并不是单向度地裂开的,而是很多条发展的线集中在了一个起点。

5月份,我在上海摆摊,市集的销冠是一个很美很瘦的伦艺的小姐姐,2周销量2万,我掐指一算,如果按照这个销量,一个月顶头就是4万,抛去成本,还得一个月干满30天,最多收入3万元到手。我意识到这件事很累并且并不能帮我轻松的拿到打工时赚的钱。我突然意识到想要赚到钱,体面的赚到大钱,还是需要进入到一个边际效应最高的行业,可以用最少的时间换取最多的财富,同时要让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

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是什么。7月份,我回到老家,又开始找工作,起初,我又重新投递了那些熟悉的公司的名字,抛弃掉自己的思考,仅为生存去投简历。我很喜欢钱,因为钱可以换取一切想要的东西,但我又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所以一开始,我投了一些不痛不痒看似没有在作恶的业务部门。过了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这样其实很虚伪,我明白一个问题,我想要的意义其实并不是社会价值,而是自我的价值感,我只是在争夺话语权,并且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有时候我内心会像一个正义战士,觉得这个世界哪里都是错的,不愿意和别人同流合污;有时候又觉得,我压根管不了这些,在自己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赚到钱就行。这两套思想一直在我脑子里打架,但我并不矛盾,因为这事很容易自洽,它自洽的点在于我根本就得不到那种站在是非曲直的分叉口去选择的机会。因为我一旦有那种机会,距离暴富也不远了,但事实是,我目前并没有能力去做这种抉择,我能做到的,只是踏踏实实赚钱,好好生活,另外继续去思考那个边际效应最大的暴富机会。

为什么我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有了一条裂缝,因为去年夏天,我在老家住了两个月,我发现家乡夏天的风是那么舒服,那种凉爽舒适的感觉像是两个大手啪啪啪地在打我的脸,它对我说“你看你出去奋斗这么多年,美其名曰是为了精神追求,其实过得很苦。”

没错,我发现最舒适的气候和食物,就在我的记忆里,它在我十八岁离开家的时候淡掉了,如果不是这次辞职,我可能在退休之前都不可能有机会夏天回家待两个月,冲动的离职变成一条裂缝在讽刺着我20-30岁的人生选择。

于是我开始回溯之前想要逃离家乡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钱,我想变成一个有钱的人,我想赚很多钱,在别人面前能够抬得起头,能够不那么局促。因为大家面对穷人,总是有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我不喜欢被俯视的感觉,因为我太过于敏感,对人们的俯视和潜台词太过于敏锐的察觉。即使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一旦没钱,大家都会开始看不起他。

另外一方面我发现所谓的远方,精神世界,只不过是把世界的内核包装的更深而已,把丑恶诉说的更蜿蜒曲折,把获得真善美的成本变得更高更珍贵。那么我为什么不跳过这一步,因为我无法跳过,中间的一层层,是人们包装的新鲜感。

但当我想明白这些后,我发现我真的能很自在的在家乡生活,我像是一个归属于此地的异乡人,既不用参与本地的竞争,又能享受到便宜的物价,我像一个在中国蹭吃蹭喝的白人,在老家吹着舒适的风,吃着便宜的美食,晚上舒适的遛弯。这条裂缝的尽头通向的那个点就是,一切都是为了好好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