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作者丨谢丹儒
图片丨艺子
1.
什么时候,你会想着去读一本书,不论什么书,就是想读一读它,甚至怎么读也不那么重要。读书、看报、听新闻,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复杂,自然收获也不是一朝一夕,或是片刻间就能直接得出结论。我至今还记得小学读过的书,其中有那么几篇文章,有那么几句话,印象深刻。我不确定它是否真的有带给我什么影响,只是,时不时的我会想起这些。记忆,又或是回忆,既有读书时自己的样子,也包含书中所提到的只字片语。这样的事时有发生,我很难清醒的知道,它的作用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作用。我唯一知道的是,我怀念读书时我的感受,那是文字所赋予我的记忆,深刻且温暖。
我也曾怀疑过读书是否有用,尤其是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头脑发热之时,又或是对诸多事物兴趣泛泛之时,尤其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我想过,如果不读书,不思考,不去思量过往和未来,就这样安于现状似乎也不错。最起码,从当下的结果而言,我应该会过得更踏实,更从容,接受起现实的诸多困难和苦恼会更加轻易些,执念会更少些,良心也不会那么的疼痛。可你知道的,读了书和不读书,一旦你读了书就没办法控制这些了。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就得面临是选择自欺欺人,还是面对事实,接受现实。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你若真以为读书就仅仅是读了,看了,然后依旧可以过自己原来的生活,那显然是这本书不够好。当然,这样的书也不少,关于这一点,我既理解不了,也不想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时至今日,它也不成为我的问题。只要书读得够多,这样的问题会解决的,任何人都一样。
2.
时至今日,依旧有人很多抱着这样的幻想,一厢情愿的认为读书就一定怎么不同,甚至可以发现并走向人生的捷径。这有点像是人们惯有的观念,认为只要环境变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读书要真有这个作用,大概写书的人也不用写书了,或者最起码应该写点更有助于社会快速发展的内容。可事实的变化,即在一朝一夕之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快速完成的,读书也是一样。
我曾经想象自己能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若是这样,我倒是愿意装下全天下的书。可随着我翻开的书越来越多,我倒是觉得有这样的能力也是一种折磨。翻的书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其中很多的书,都未必值得一读。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完全不必纠结于书中的只字片语,甚至完全可以不必读书。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一读的,有些书能够出版本身就值得怀疑。这就有点像人的某些行为,有时候是不可思议的,这甚至和见识无关,它就是一种顽疾,一种无法控制自身行为,且不自知的行为。莫名其妙。
读书,绝对不是通往人生的捷径,甚至任何行为都无法做到。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所产生的一切行为或是因读书所导致的改变,扪心自问,这真的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吗?还是这仅仅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由于我们的误读,或是我们自以为懂了,从而作出的改变呢?书,甚至是文字,它在传达的过程中必将流失掉部分的真实。要做到欺骗,也并非那么难。自以为聪明的读者,也往往被自己的聪明所误,书若是读得不够多,这种误会只怕是愈加根深蒂固。
3.
不可否认,人是有成见的,这恰恰是阻碍我们了解真理的关键。而书的成见,或者说作者的成见,自然无可避免。在成见与成见之间,想要直通真理,似乎也不太可能。这也就意味着,除了读书之外,知行合一是必要的。如果你读的只是在自己的见识范围之内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无论它表达得多么动听,又或是多么有说服力,这也不过是加深自己的成见罢了。这与真实的世界而言,可是颇有距离。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倒是建议多读一些自己不甚明了方面的书籍。且不必太过于理性的看待它,它很可能只是常识层面的诠释,或是完全个人的成见,这都不重要。其实,说白了,书的主要功能未必全在于书的内容,更多的它起到的是一种启迪,一种启发性,或者说为我们心中所思所感提供一种依据。这么说,好像与我之前提到的观点互为反驳,其实不是。这有点像爬山的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读书,也是如此。它需要一个基础,需要一个依据,需要一个支点,从而揭开支点背后的东西。
你知道的越多,你所不知道的也就越多。这显然有点不可思议,这就好像在一个蛋糕上,你吃了一大块,然后有人告诉你没吃的部分远大于你所吃的部分,于是你吃得一点不剩,对方还是这样告诉你。这时候,你就不得不怀疑了。他说的是真的吗?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如果你就此自我满足,那就是假的。如果你能够因为这块蛋糕从而联想到另一块蛋糕,那这就是真的。读书也是一样。如果你只是满足于一本书所带来的快乐,而忽视了思考,或者说将这一本书奉若真理,那你所知道的也终是有限的。若是能够通过这本书,从而找到其他的书,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有所启迪的话,那这本书也没那么重要,甚至都算不得是核心的。它只是一个基础,一个支点而已,于短暂但也漫长的人生或有限但无限可能的想象而言,这未必值得。
4.
人确实是需要读书的,但这也是根据个人而言,根据需求而言。书,也可以延伸为其他方面,如果仅限于文字,显然书的作用和思考的作用同样有限,它还需要切实行动加以证明。若只有想象或思考,若只是文字或书籍,它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从书的起源,或是文字的起源,便可以知其一二。若能抛开这一点,再去读书,这样的收获又会是别有一番惊喜。
所以,怎么读书,读什么书,以及如何看待书本身,远远要比读书有什么用,为什么读书更值得思考。这就像我们活着,这已然是一个事实,你若问为什么活着自然也会有个中答案,但显然没有对于人生要取什么样的态度、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所呈现出来的可能性更多。毕竟,真理具有唯一性,而可能发生的,可以争取的却可以有很多的答案。尽管在答案揭晓的那一刻,往往可能只有一种,但从本质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差别。
我们尽可以从千万本书籍中寻找其共同点,如果需要的话。就像我们可以从千万个人身上去了解自己,如果觉得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话。可是,我们何尝不换个角度想,从自己身上去发现千万个人身上所具备的,以及所不具备的呢?这有什么差别呢?这是本末的差别。本末倒置了,虽然努力过后可能是一样的结果,但于现实情况而言,却是不合时宜的。读书也是一样的,合时宜是很重要的。
5.
如果我们对一件工具过度的探讨,而不是选择去使用它,那我们很可能会被自己的成见所迷失。书籍,从某种角度而言,它就是一件工具。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书籍所带来的思考,或者无法使用它,那书籍,显然没什么作用。既然谈到作用,什么样的作用才能称之为作用呢?就如数字而言,如果只是呈现,或是算数,它本身所展现出来的魅力是极其有限的。它只是一个数据,比数据更重要的是信息,比信息更重要的是意义。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明白书这件工具本身,而是从书中的内容去发现意义,去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前提是,你得有意义这个概念。
思想并不需要信息,它只是思想呈现的一个形式而已。书籍也是如此,书籍也不过是信息的载体,它所能代表的也不过是最终呈现出来的千万种可能性中的一种,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这一种,从而发现另外的千万种可能性。信息是单一的,启迪是无限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脱离对信息的依赖呢?如果没有,那还是多读几本书吧。
所以,如果可能,大可以读书而脱离书,从内容中寻找意义,从书到无书,从无书到有书。这里我想说的是,书的一个思想。对的,任何的书籍必定会有一个大的主题,或是完整的主题。这一点于人生而言同样至关重要。这是我们需要坚守和坚持的地方,是我们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根本。我们可以称之为格局,也可以将此衍生为“三观”,翻书的过程则是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或是审视自己,又或是审视世界的过程,它更是一个重新塑造自我的过程。这是再一次的重生,比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涅槃重生。
所以,大可以说我们都需要读书,也大可以说我们可以不用读书,但我们不能不去行动。生而为人,自然该有人生观。人生观何处寻?书只是一方面而已,但不妨通过书去了解人生的更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