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怎样设计配图文字

怎样设计配图文字

1 形式独立而视觉相关

一个将文字与图片联系起来的方法就是:借用临近的形状。

2 根据图片设计文字

让文字模拟图像的自然走势,“画外音”将变得轻柔。图片表意丰富,文字只需在一旁轻轻提点就好。字体理应纤细透气,避免突兀。

配合图像走势

保持图像轻盈,开阔的感觉,文字使用纤细透气的字体。让图片指引你。位于草原上方的说明文配合流云的走势,顺着风向蜿蜒排布。而一旁插入的海滨图片却不同,其开阔感并非源于图形而是来自于镜头外浩淼的海洋。同样,为了保持这种感觉,文字的行距设置得极宽,读者的视线可如洋流般自如地穿越其中。

3 打断图形

我们的视线沿着线条移动。线到哪里,我们就看到哪里。文字的排布受到线条的影响,并根据线条的特点上色。文字如果顺着线条,就表现出活力和动感;如果穿过线条,则表现出疑问和紧张感。并且,线条的末端就是自然的视觉焦点,是图片最突出的位置。

顺着线条

速度

有线的地方就有动感。本图中的线条速度极快。地平线和雪壕构成的实线从一边越向另一边,雪车的红蓝线形以及模糊的树影增加了速度感。文字(斜体)形成的单一水平线条更加强了动感,甚至制造出模糊感,使车速加快。

穿过线条

停顿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叶,但其裂纹状的边缘同时也是一旁黑色空间的边界,人的视线会不由自主的移过去。文字截断此线条,制造出很强的视觉焦点。此处,这排纤细的单行标题和绿叶边缘很像,它们形成了完美的互补。

线的末端


终止

线的末端是终止之处,是自然的视觉焦点,文字放在这里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使用小写字体会更好。本例中首先看到黄线接下来是雾气弥漫的景色,然后才是说明文字,读完它你会对整个图片有全新的认识。

5 平衡创造宁静的表达方式

本例的设计理念在于要使说明文与图像互补,而不是塞满版面空间。事实上,这里的文字再大或再多一点,版面效果便不那么好了。

本例的设计理念在于要使说明文与图像互补,而不是塞满版面空间。事实上,这里的文字再大或再多一点,版面效果便不那么好了。




以线构型

模特修长的身体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垂直线。她只穿着一条黑色的牛仔裙,蓝色的说明文标题与垂线交叉。白色文字与模特的头和脖子相互制衡。最后效果简洁、宁静、恰到好处。

6 配图文字成为版面中心

文字也可以成为版面的主角,此时读者无法不立即被图片的内容所吸引。

视线

这张照片里包含了满满一桶实实在在的线,但最重要的那条却是看不到的:就是渔夫望着他工具的视线。截断这根线,你就能介入图片讲述的故事。在本例中,这种处理方式还使说明文处于页面的中心位置,让它从一个普通的注释变为了版面的关键部分。

7 替换

有的图片,只能用“一无是处”来形容——没有视觉焦点,构图很糟糕,内容太拥挤。那么把柠檬变成柠檬汽水吧(改变形式)——巧妙地利用配图文字,化腐朽为神奇。



将配图文字参差不齐地层叠排列,并使用Trixie字体(如上图所示),设计师表现出在纽约出夜车的出租车司机身上那种令人难忘的坚持。设计师特意给文字设置极窄的行距,使它们歪歪扭扭,表达出阴暗、生疏和真实的感觉。现在读者们做好了听故事的准备,而出租车司机这个令人感到乏味的身份也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角色。


如上图所示,Trixie字体模仿色带污损的老旧打字机的印刷效果,因此其理应具有脏污的感觉。字体行距几乎保持恒定,将一些文字放大,激化冲突感。其下隔行距离放置第二个文字区块,稍微旋转。如此设置文字营出真实的紧张感。如果你以前试过,就会发现自己在排版时有舒缓版式的倾向,请抑制住这冲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